一、教学目标
1.通过勾划时间线索,理清全文情节结构。
2.通过勾划、朗读,体会小说语言的幽默风格。
3.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理解人性美。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理解人性美。
三、教学难点
通过勾划、朗读,体会小说语言的幽默风格
四、教学设想
《最后一片叶子》作为欧·亨利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这位“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创作特色。文中作者着力挖掘和赞美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展示他们向往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学习本文应引导学生在二个方面有所收获:一是感受文中通过任务言行所传达的人性光芒,在思想上进一步激起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二是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在精神上获得审美愉悦与享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过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史铁生的著名小说《命若琴弦》,它与这篇课文的主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故事是讲一个瞎子乐师,他的师傅在临死前告诉他:你只有弹断一千根弦以后才可以打开琴槽里的药方,然后可以看见世界。一千根弹断时,他已经老了,他打开琴槽,别人却告诉他,那纸上什么都没写。然后,他又去骗他的瞎子徒弟:我记错了,师傅跟我说是1200根,我已经不行了,你还年轻,你只要弹断1200根琴弦,你就可以用这药方去买药以看见这世界。他师傅为什么要骗他?因为,这谎言给人的是希望。
结论: 善意的谎言播种希望,希望支撑生命。
2.作者背景介绍
欧·亨利(1862~1910),美国小说家。生于医生家庭。做过会计、出纳员、办事员等。比较熟悉小市民的生活。故所写300多篇短篇小说,多以此类人物为主人公。他以新颖的构思、诙谐的语言、悬念突变的手法表现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他的作品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微笑背后饱含着辛酸的泪水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小说中表现出的朴素的人类情感是这篇小说最打动人心之处。其中《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均带着含泪的微笑,以寓含辛酸的幽默,描绘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暴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真实现象。其作品构思巧妙,尤以出人意料的结局著称。
3. 查预习新课,请学生简述内容。
二、情节结构分析:勾划时间线索以及病情发展,把握情节顺序,讨论故事高潮在哪里?
情节结构
三、人物形象讨论:
小说的题目往往很重要,请体会本文题目和故事的关系。
着重联系小说题目,关键就是理解这片叶子在故事中的意义,一片叶子联系着两条生命,一个人因此而活了下来,一个人因此而死去。这就像是输血,一个老头把生命和希望输给了一个病人。
这也正是本小说构思巧妙的所在。
由藤叶“人”形结构出示围绕叶子的三个人物
出问题:1、小说发生在什么地方?那里的天气怎么样?乔安西的生活处境如何?乔安西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纽约华盛顿广场。纽约的纬度与北京相似,为北纬40度左右,南阳是北纬32度左右,那里的冬天比我们这里的冷得多了。大家想象一下,在100多年前的纽约贫民窟的一个冬天,两个为了理想而合租在一间阁楼里的姑娘,并且一个病了,病得很厉害,医生说只有1/10的希望。这真是很可怜的处境呀,我相信所有善良的读者都希望她能够恢复健康,看到春天。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集中在她的穷困上,我会补充乔安西本身的体质是很差的,由此让学生们理解乔安西为什么病魔面前表现出脆弱和悲观的态度。
2、在乔安西生病的时候,窗外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大家找出来。
第十六段:只见一个空荡阴暗的院子,二十英尺以外还有一所砖房的墙。一棵老而又老的藤趴在墙上,藤叶几乎全被冷飕飕的秋风吹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还紧贴在破败的墙上。 第三十四段:冰冷的雨在不停的下,还夹着雪。
3、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预示着叶子怎样的一种结局?这又预示了姑娘的生命将有怎样的一种结局?
必落无疑,并且很快就要落了。姑娘的生命也即将结束了。因为乔安西对自己的健康已经毫无信心,并且迷信地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像窗外的那棵藤一样,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她的生命也将结束。
4、勾划出反映休易的生活处境的句子,她是怎样照顾乔安西的?
为了让学生们体会休易在自己处境也艰难的情况下,依然细心地照料朋友,善意地撒谎、拉窗帘、一直陪伴她、宽慰她。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爱心、重感情、善良。
5、勾划出反映贝尔曼处境及性格的句子,分析贝尔曼的形象。
第三十和第三十三段贝尔曼的嗤笑、喊叫、责备、怪罪,折射出他的温情;第三十段他的流泪流露着他的善良。
理解贝尔曼为什么看上去是这么一个古怪的老头儿:外表平凡、事业无成、生活窘迫,之所以酗酒正是他内心苦闷的表现,他之所以瞧不起别人温情正是他敏感的表现,不希望被人同情。但他用生命画出自己的杰作,这才是他的主导性格“善良真诚、不求回报”。 在普通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甚至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来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富有爱心,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他虽然是个失败的画家,但他是个心地善良、充满温情爱心、甘愿舍己为人乃至不惜为之献身的正直的人。
“贝尔曼是一个失败的画家”谈自己的看法?
(1)挽救了一个生命;
(2)他四十年来一直说要画的“惊人之作”实现了;
(3)他为此付出生命的牺牲精神的象征。详见练习一解答。
让学生针对小说中的一句话,意在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做人。贝尔曼也许至死仍然是一个失败的画家,这片叶子在艺术上依然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但他是一个大写的人。而围绕“叶”的三个人物那幅图,也勾勒出一个“人”形。“人”这个字就是“互相支撑”而成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为别人考虑,多帮助别人,那么,世界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构成的世界!
乔安西最终脱离了危险期的根本原因是墙上画的树叶吗?
既是又不是。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乔安西的生死,它是希望和爱的象征。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而它更是爱的写照,没有贝尔曼在凄风冷雨之夜绘藤叶,没有休易的悉心的照料,也不可能有乔安西的康复。树叶仅仅是一个表象,更重要的是她重新树立了生的信念,而这信念是贝尔曼巧妙地传达给她的。
为什么极力刻画贝尔曼是个普通的画家,且性格怪异,缺点不少?这样写,与他最后的行动有无矛盾?
这是真实的人、平凡的人,“平凡中的不平凡”更具真实感。文中同时写了他仗义热心、办事痛快、关注乔安西的种种细节,这是他最后行动的基础。
对贝尔曼画杰作的场面未作正面描写,为什么?
学法指导: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常用到的描写方法有: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及侧面描写等。
描写上的“空白”给读者留下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表面情节虽淡化了,但通过读者的想象,可内化为读者心灵内部的情感,通过读者心理感情的合理发展,使小说情节更丰富、理想化。是一种类似“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更凝练、含蓄的写法。人物形象更鲜活、更难以忘怀
为什么说“这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
因为这片叶子不仅是贝尔曼追求40年,等待25年的艺术结晶,因为它是贝尔曼一生的艺术结晶,它融进了贝尔曼的爱、善和宝贵生命,成为了真正的不朽杰作,还是贝尔曼人性的象征。
本文的情节结构中最具有震撼力的是哪个环节?
全文的亮点、焦点、悬念、谜底集中在这最后的高潮中,出现了戏剧性的倒转,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冲击力。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本篇小说中谁是主要(主线)人物?(学生讨论)
师:主要人物的确定不能片面地从作者描写的多少去衡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① 从他与各方的关系看
② 从小说主题的表现看
从①看,乔安西病危,生命维系于“最后一片叶子”,是为了造成悬念,为贝尔最后杰作蓄势、铺垫。从②看,作者要歌颂的是一种人性美,具体表现为贝尔曼的善良、博爱、献身精神,贝尔曼是作家寄托主题的主要人物。如果把乔安西看作主要人物,作品的主题便仅仅是揭露社会生活的不公和无理,抑或是表现人的精神、信念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四、体会语言风格:
欧亨利不仅在人物形象上是一个高手,而且作品被称为“美国社会的幽默百科全书”,充满幽默和诗意。让学生勾划出能体现这两点的语句,朗读出来。
1、到了十一月,一位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一带,伸出只冰凉的手,今天碰碰这个,明天碰碰那个。医生称这位客人为“肺炎”。这瘟神简直横行无忌,害起人来一动手就几十个,但走到长着青苔、迷宫似的“胡同区”,他放慢了脚步。(第二段)
2、那个医生也很可爱,他认为应该有一个男人让乔安西牵挂着,作为她活下去的信念。(第七段)
3、年轻的画家为了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不得不给杂志里的故事画插图,而这些故事又是年轻的作家为了铺平通向文学的道路而不得不写的。 (第十二段)
诗意的例子:
4、即将踏上黄泉路上的人心灵是无比孤寂的。乔安西与朋友、与世人一步一步拉开了距离,而幻觉在这时间便越来越难以摆脱。(第四十一段)
这一天慢慢过去了,天色尽管已暗下来,他们还是能看见那片孤零零的藤叶牢牢趴在墙上。后来,夜幕降临,北风又紧,雨敲打着窗户,也从矮矮的荷兰式屋檐上倾泻而下。(第四十二段)
五、理解课文主题:
好,同学们,体会了这篇小说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构思的巧妙以后,再让我们去理解这篇小说的思想内涵。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对一篇小说的理解没必要也不应该只有一种角度,一个结果,大家只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都是对小说的一种评论。
同学A:人是要有希望的。
同学B:那个老画家舍己救人的精神很好,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C:那个苏也很善良,如果没有她,那么乔安西也活不了。
回答得非常好,大家基本上都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这篇小说通过对几个穷艺术家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的崇尚。小说中,作者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是老画家贝尔曼,但他却在篇幅过半以后才出场,而且作者也没有正面写他感人的创作场面。实际上,作者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讴歌了贝尔曼热爱生命、拯救生命、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作者对文章最后一片长春藤细致描绘的句子,暗示了:这片叶子是不屈的生命象征。
课文提示里把重点放在那个舍己为人的老画家身上,这也未尝不可,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理解,我本人就更在意希望对于生命的重要。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收获?
1、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 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
3、 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4、 要战胜困难,首先要战胜自我。
5、友谊,需要用心去呵护。希望是生命的灵魂,心灵的灯塔,成功的向导。
练习:
1、关于《最后一片叶子》分析错误的有:( D )
A. 作者安排休易、乔安西和贝尔曼同住一楼,同是穷画家。共同的境遇、频繁的交往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就为贝尔曼画“杰作”打下了情感基础。
B. 小说重点表现的是:贴在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的作用与意义,这是小说的主旨所在。
C.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铺垫法,使得结尾初看令人意外,因变幻莫测,始料未及而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
D. 小说着墨最多的是休易和乔安西,因此她们才是小说的主人公。
2.贝尔曼在风雨之夜画画的场面采用了侧面/间接描写的手法,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含蓄、凝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3.欧·亨利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人们常常称这样的结尾是“欧·亨利式结尾”。
结束语:
有些故事是不可评说的,因为它是我们生命中最可珍贵的回忆。欧·亨利的《最后一片树叶》就是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总能让我看到寒冷后面的一丝暖意,黑暗后面的一线光明,这是我们生存下去的最后理由。所以,请用心来读它,用心来评它,且让它照亮你将走的所有的道路。
祝大家身体健康,心灵更健康!
六、布置作业:
这篇小说最成功之处就是描写了一种人与人互相之间的关怀帮助,《如果乔安西是我的朋友》,我们会怎么做?
七、名著推荐阅读:《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