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诵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衬托和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点拨引导。
学法指导:
读中悟,悟中读,设疑引导,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发挥其聪明才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景导入
自古以来,莲花倍受人们的青睐。莲花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下面请大家欣赏一组精美的莲花图片(11张幻灯片),之后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莲花的美不只在外观,更在于它的内在的品格,有许多文人写下了诗篇赞美它。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爱莲说》。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它姿态优美,品性高洁,深得人们喜爱。它很早就出现在我国文人笔下。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古诗文中有哪些和莲花有关的
诗句?那么,在北宋著名哲学家,被誉为中国理学鼻祖的周敦颐眼中,莲花的神韵又将是怎样的呢?
二、了解作者体裁
1、指定学生介绍作者。
2、影音文件介绍:周郭颐,宋代道洲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见方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美文《爱莲说》,借花述志。
3、解题:“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三、《爱莲说》电视散文欣赏
教师指导:使学生明确朗读时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体会电视散文表现出的优美意境。
四、朗读训练
1、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
蕃() 颐() 濯() 淤() 涟(lin) 蔓(mn)
亵(xi) 噫() 鲜(in)有闻
2、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举行朗读比赛:把学生分为四大组,每组推荐一名学生朗读,看谁读得字音准确,富有感情。
4、学生齐读。
五、请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课文,要注意重点词句的翻译。 屏幕显示:
(一)重点词语:实词
①可爱者甚蕃(多) ②亭亭净植(树立) ③不蔓(拉蔓)不枝...(生枝节) ④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⑤宜(应该)乎众矣 ..
虚词:
濯清涟而不妖(却) . 而聚室而谋曰 (顺接) .
水陆草木之花(的)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表舒缓语气,不译) . 之菊,花之隐逸者也(的) .
牡丹之爱(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
(二)重点句子
①可爱者甚蕃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④陶后鲜有闻。
⑤宜乎众矣。
六、合作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教师大屏幕出示问题。
1、根据课文回答,陶渊明爱不爱菊花以外的花?为什么? 明确:不爱。“独爱菊”因为菊花开在“我花开放百花杀”的.
秋天,不与百花争艳,象征着憎恶黑暗现实,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牡丹呢? 明确:因为牡丹象征荣华富贵,而世人多爱追求荣华富贵。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
明确: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三个方面来歌颂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刚直不呵、威武不屈;“香远益清”是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芳名远扬;而“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是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的端庄、清高。
4、周敦颐爱不爱菊花和牡丹?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 明确:不爱。理由是:①他自己说“独爱莲……”。②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而他不愿做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态度太消极。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更不爱牡丹,他不追求荣花富贵。
4、作者眼中的莲花具有哪些品质?
明确:生活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等。
5、莲花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的君子。
6、在作者眼中,菊、牡丹、莲分别象征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菊,象征隐士;牡丹,象征富贵者;莲,象征君子。
七、文章主旨
问题: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 明确:①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②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八、意境赏析
播放电视散文《爱莲说》,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在优美的意境中感悟莲的高洁,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九、写作方法探究
提问:本文用了什么独特的写法?
明确:1、衬托手法。“水陆草木之花”为一般衬托,菊和牡丹为重点衬托,其中,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
2、托物言志——托“莲花”这个“物”,言“洁身自好”之志,作者赋予花以人的品格——他说花,其实是在说人,写爱莲,其实是写爱君子洁身自好,正直坚贞的节操。
十、迁移训练,拓展提高
1、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志士仁人用自然界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了他的崇高的人生境界的名言(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总结用大屏幕显示)。
李 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王 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屏幕显示)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因为它 。 十一、相关连接
播放电视散文《荷醉》,让同学们进一步欣赏莲花的美丽圣洁,聆听并感悟古代文人墨客对莲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十二、布置作业
1、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为什么?请仿照《爱莲说》的写法
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要求有思想、有知识、有文采。
2、课外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十三、板书设计
生长环境托物言志 体态香气莲 清高风度托莲赞君子
爱莲说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十四、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我通过情景导入,朗读训练,合作探究,迁移训练等几个主要环节,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多种朗读方式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文言文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和朗读的层次性,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活动步步深入,自然流畅。
2、文言文学习一定要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较好地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3、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习的巧妙结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将学生引入一个美好的学习境界。尤其是精美的荷花图片的导入,为课堂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这次成功的尝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他课文,我也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