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级上册《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16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本文既简明精炼,又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2.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论断。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三、教学流程

  (一)观看恐龙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课前先一起开看一段恐龙的录像,去感受一下几亿年前恐龙的形象吧。(观看视频)

  刚刚我们都被这壮丽的画面和栩栩如生的恐龙形象所震撼了。那么有谁知道恐龙这个

  2.5亿年前的世界霸主为什么在6500万年前却销声匿迹了呢?从恐龙的灭迹中我们还可以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去一探究竟。(板书课题)

  (二)走进课文,理解内容,整体感知文本。

  〈一〉发现问题

  师:请谈谈对课文题目《恐龙无处不在》的理解。

  师:南极也有恐龙吗?你有什么证据吗?

  师: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你的第一个想法是怎样的?真实本能的自然的想到了什么?

  〈二〉寻找答案

  当作者用联系的眼光观看问题,把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后,有没有得出“恐龙无处不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也就是说“恐龙无处不在”是什么造成的?——“板块构造”理论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请大家先来看看“板块构造”理论的示意图,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下面,我们看到课本,文章中又是如何来介绍“板块构造”理论的呢?再读课文6——11自然段对此理论的介绍。对刚刚同学的口述点评,看看作者在说明“板块构造”理论时是怎么样来将这个有点绕口的概念讲的既准确又生动形象呢?

  〈三〉得出结论

  作者用简明精炼而又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板块构造”理论,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和“板块构造”理论之间有什么联系?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有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通过我们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结构文章的? 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 (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四、课堂检测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鸟tún( )目 2.chán chú( )( )

  3.xié( )带 4.潮xī( )

  5.领yù( ) 6.yǎn( )射

  7.二氧化guī( ) 8.排chì( )

  (二)、找出每组字形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写入括号

  1.( )

  A.尘埃 B.至密 C.繁盛 D.熔化

  2.( )

  A.膨胀 B.陨石 C.流逝 D.砥达

  (三)、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天衣无缝( )________________

  2.褶皱(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追溯( )____________________

  4.劫难(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

  4.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

  (五)、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划“×”

  1.《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 )

  2.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 )

  3.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 )

  五、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关于“事物间是有联系的”例子的发言,整理在笔记本上

  2.课余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询有关“板块构造”“恐龙灭绝”的资料介绍,进一步了解这一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研动态。

  3.做相关练习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