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由当代著名作家梁衡所写。文章虽篇幅短小,但自然流畅而富有内涵,语言生动形象又极有表现力。学习这篇文章,要抓住夏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通过描绘夏天金黄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的蓬勃生长景象,来体会作者对夏的喜爱和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赞美之情。
【教学思路】
以读带教,以读促学,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要求学习的内容。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感受文章语言的音乐美。
2. 概括每一段的大意,理清课文思路。
3. 赏析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夏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赏析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夏的赞美之情。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梁静茹的《宁夏》,感受夏夜的宁静、温馨的气氛,引入新课梁衡的《夏感》(解释题目)
二、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芊芊细草 主宰 磅礴 挑着七八片绿叶
2.补全下列四字短语。
轻飞 舞 细滋 长
春 秋实 闲情逸
教法指导: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点同学上黑板展示,师纠正强调,正确后齐读巩固。
四、一读课文,读出音乐美
听音频朗读,感受《夏》语言的音乐美 对称 (多媒体展示)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
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教法指导:先让学生自己挑选一小段自由小声朗读感受,师适时引导学生听音频朗读,感受语言的音乐美体现在语句的对称(多媒体展示),师读前半部分,生对后半部分,共同体会语言的音乐美。
五、再读课文 ,理出层次美
v 第一段:总写夏天的特点。
v 第二段:写夏的景色是磅礴的。
v 第三段:写夏的色彩是金黄的。
v 第四段:写夏的旋律是紧张的。
v 第五段:写夏是应该赞美的。
思路:总——分——总
教法指导:先分组朗读,再组织学生交流,通过师引导归纳出每段的主要意思,理清思路,感受课文层次美。
六、三读课文,品出词句美
v 品味赏析文中精妙的动词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赏析)。
举例:
1.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赏析:“长成”一词生动的描摹了芊芊细草的形态由短变长,由疏长密的过程。而“凝成”则生动的描写了树木的色彩由浅入深,由淡变浓的过程。两个动词的使用给人以动态的美感。
技巧:分析这个动词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2.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赏析:这句话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从春到夏的过程,通过对春天景物和夏天景物的对比来凸显夏天的特点。让人感受到春的灵秀之气酿成了夏的磅礴之势。流露出作者对夏的喜爱赞美之情。
技巧:先确定这句话的修辞手法(也可以从句式、五官感受角度等方面入手),然后从内容上分析这样写的妙处(多用描写了……突出……等字眼),最后可以谈谈这句话在情感上的作用(多用表达了……抒发了……这些字眼)。
教法指导:先组织学生默读课文,静思默想,细细地揣摩品味,师再举例赏析,指导赏析方法,最后小组交流做好批注进行展示。
七、布置作业
1.课外比较阅读,课后第三题。
2.仿写:冬之色为 ,如 ,如 , 。
3.搜集整理有关写夏的词语、短语、古诗文。
附:板书设计
夏
梁衡
景美 赞美夏天
(紧张 热烈 急促)
人勤 赞美辛勤劳作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