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渔父》选自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专题的教学建议是:“在阅读中学会质疑与探讨,辨析评价文中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悟出更多人生的真谛。”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在经典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挖掘文本思想、培养探究意识。” 《渔父》篇幅不长,共有四小节,是一篇文质兼美、体新理深的文章,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在预习充分的条件下,通过探究式学习,挖掘出文本丰盈的知识和思想,即如何实现“浅文深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前提和归宿。
《渔父》一文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在“清” 与“浊”的抉择中三种对立的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千百年来,屈原的精神、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光辉人格一直烛照着华夏民族的脊梁,他身上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强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学习本文要进一步地认识屈原所代表着的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而渔父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极大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他代表着一种遗世独立、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他的“与世推移”与屈原的“深思高举”让我们窥见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这两个对立面,为同学们深入文本,了解以儒、释、道三教为支柱支撑起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路径。
《渔父》一文的结尾,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二人坚持己见,未有妥协,留给同学们极大的思考探究空间。课堂上,我将以“诱思探究”为主导教学方式,诱导学生在不断的合作探究中,激活情感和思维,生成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热烈而又沉思的氛围,最终抵达文本深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虽文言字词上难度不大,但因其思想探究空间极大,如何在教学中兼顾“文”和“言”两方面,颇具难度。
学生在学习此文之前,已经学习了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对屈原的身世、经历有一定了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讲解中,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中的儒道两家主张也有一定了解。渔父这一形象在文章中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探究空间,在超逸脱俗的渔父的对比下,屈原的选择选得决绝而生硬,不少学生很难理解屈原这种“宁为玉碎”的执著的珍贵。
同时,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有限,一部分学生会认为文中的渔父是为衬托屈原的伟大而存在的反面人物,从而难以抵达文本深层,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屈原和渔父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渔父》一文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能对屈原和渔父的不同人生选择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人物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文
本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教学、小组合作教学
课时课型:
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工具:
幻灯机、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课前导学:
请同学们借助字典、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完成导学案并订正。
二、课上探究:
(一)导入
(课间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全体齐读《屈原》节选:
“他们说你是个孤独的诗人,
他们说你有一颗忧郁的灵魂。
汨罗的岁月是否像我所想象的那般寂寥?
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鱼款款徘徊?
冷湿的青泥掩覆在你身上,纵有多少无奈徒托流水寄怀。
究竟你愿长久躺在静谧的江底?还是期盼着拨桨的手,撩开你深邃的面容?”
这一位孤独的诗人、这一颗忧郁的灵魂是谁?两千多年前他为何选择带着满腔的忧愤,忿然一跃,独自一人去拥抱江底柔软的泥沙?两千多年过去了,他是否依旧孤独,是否依旧寂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做这只拨桨的手,来撩开他深邃的面容吧!
(二)诱思探究
1、释文:探索 观察
(1)教师范读全文。
(2)渔父初见屈原,问屈原的第一个问题是:“何故至于斯”?这个“斯”指什么呢?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生答、翻译)
那么屈原到底因“何故至于斯”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生答、翻译)
(3)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回答,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清”
2、成象:研究 思维
(1)你能快速找出文中屈原“清”的体现吗?
“深思高举”,“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生答、翻译)
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你还能发现屈原“清”的体现吗?:(小组合作各推一生发言)
屈原《离骚》:美政理想
屈原生平经历: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烈的性格(生答、分析)
全班齐读屈原相关语句。
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教师总结:“清比己之洁,而浊比世之秽也。醒比己之明,而醉比人之昏也。清浊不同流,醉醒不同趣,邪正不并立,忠佞不相容。以屈子之独操,而仕壅君,处乱朝,安得而不见放乎?”
(2)与屈原的“清”相对的“浊”在文中有没有体现呢?
“淈其泥而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物之汶汶”,“蒙世俗之尘埃”。(生答、翻译)
(3)这是渔父的做法吗?
不是,渔父的做法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生答、翻译)
(4)全班分成两组合作朗读人物对话部分,读出不同情感。
3、悟道:迁移 运用
(1) 独立思考:面对人生的困境,屈原、渔父、众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你更欣赏谁的做法?请写下你的观点并分享。(请三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渔父:道家 重真、超然旷达
屈原:儒家 重善、执着进取 (教师引导:因为牺牲和奉献成就了民族脊梁)
(三)总结
(1) 许多同学的观点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在面对纷繁的社会时,我们也会遇到困境,我们不可能像屈原那样决绝,我们也不太可能像渔父那样抬脚远遁,我们只有选择面对。但是在投身社会洪潮中的时候,我们可以尽量做到:“淈泥、扬波,不离于泥,亦不为泥所陷;餔糟、歠醨,不拒乎酒,亦不为酒所溺。内不失己,外不忤世,斯为与之推移。”
屈原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自己的理想的执着追求,鲁迅先生曾饱含激情地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因为对这份伟大的理解与感谢,人们思念屈原、崇敬屈原,我想,在年年五月的棕香中,屈原是不孤独的、不寂寥的!
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一个文段的后半部分: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悠悠的江水卷逝走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
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独自徘徊。
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痕,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遗忘。
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
也许等待着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上的阳光。
(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三、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巩固练习,并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渔 父
《楚辞》
“斯” “清” 儒 屈原
道 渔父
“浊” 众人
补充资料:
儒家:重善,执著进取
其一,修身。以天下为己任。
《礼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二,献身。倡导要敢于为真理而“舍身存仁”的崇高献身精神。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秉承着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的社会担当,殚精竭虑,奋勇敢为,即使荆棘满地也执着前行。
道家:重真,超脱旷达
其一,虚已。也即无我。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
老子:“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其二,贵生。强调个体生命的价值。
庄子:“夫天下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
他们学问高深,怀抱利器,韬光养晦,与世无争,谈吐不俗,迫于现实的无奈,却只好选择江滨打鱼,田野耕作等蛰居方式来履行道家的思想。
翻閱幾千年的中国的历史,名留青史和不见经传的慷慨赴死者如恒河沙数。有三个高大的形像始終挥之不去。他们分别是不同时空的文天祥、譚嗣同、瞿秋白。
第一位 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是身陷敌手的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文天祥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和爱国情怀,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第二位 谭嗣同 在戊戌变法过程中,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从菜市口边缘全身而退。谭嗣同毫不妥协。
袁世凯告密后,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临朝“训政”,下令逮捕维新派。大势已去,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出走日本。谭嗣同执意不肯,他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梁启超避居日本使馆之后,日本使馆方面表示可以为谭嗣同提供“保护”,这是最后的机会。谭嗣同坚辞不受并傲然宣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刑部狱中他给梁启超的绝笔书中写道:“嗣同不恨先众人而死,而恨后嗣同死者虚生也。啮血书此,告我中国臣民,同兴义举。”狱中题壁望门投止(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898年9月24日,谭嗣同在“莽苍苍斋”被捕。四天后,谭嗣同在菜市口法场就义,。时年33岁。“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在菜市口法场上气壮山河的遗言,为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灑下了第一滴血,第一声呐喊!
第三位 瞿秋白1935年2月24日,因病日益严重拟去上海就医。在福建上杭被捕。国民党企图用软化的办法使瞿秋白屈服。第36师师长宋希濂,不但改善瞿秋白的生活待遇,还令大小官员称他为“瞿先生”。面对敌人,瞿秋白不卑不亢。对党的机密,他始终守口如瓶。敌人软硬兼施,一无所获。国民党当局不肯丢掉劝降的幻想。陈立夫认为,如能说降瞿秋白,将在国际上发生很大影响。于是他们又派中统局训练科长王杰夫去长汀对瞿秋白劝降。王杰夫劝瞿秋白做识时务的俊杰,爱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和才华。瞿秋白则坚定地回答:“不愿丧失人性而生存,不愿做出卖灵魂的识时务者。”国民党军的黄埔学生宋浠濂敬他,派军医为他治疗肺病,瞿秋白却无意争春,“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这才叫士可杀不可辱。刑前一饮酒做诗,二唱国际悲歌,三呼共产万岁,盘好腿喝敌开枪。临刑来上大碗酒,豪情万丈赴国难。酒落肚,碗摔地,身洞穿。秋白找到了革命斗士和文人的归宿,悲且壮。是年,瞿秋白 36岁。《多余的话》是瞿秋白在长汀就义前夕写就的叙志遗书。“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赴死前在《多余的话》中表明心志。当时身心备受摧残的秋白先生明白自己去日无多,应该在临走前给这个世界留下几句真话。《多余的话》卷首引《诗经•黍离》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其时,《多余的话》中的词句看似“消沉”,但隐晦下却掩藏着深刻的、积极的内涵。秋白先生对革命的信念有如钻地的竹根般的坚定和矢志不移,这时文人的节气在困境中一览无余。
瞿秋白是中国第一个翻译《国际歌》的人,也是唱着这首战歌走向刑场的伟大战士。瞿秋白脸上架着一副眼镜,书生气十足。他写的文章曾得到过鲁迅的首肯,本可以成为一个地道的文学家。然而,他却选择了另一条救国的道路,并一度成为中共的领袖。在他身上,人们体会到的是书生的意气和革命家的豪迈。瞿秋白用血写下了中国革命历史上书生从政最为悲壮的一页。
文天祥、譚嗣同、瞿秋白三位,身陷敌营,面对烕逼利誘决不后退半步。在不同时空舍身成仁,前两位为国、瞿秋白为了崇高的理想,最终都选择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每每想起崇敬之意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