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结合文体特点,提纲挈领,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语设计:
教师用饱含深情的凝重的语调叙述)同学们,1883年3月17日,是世界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我们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多媒体出示马克思的遗像)。马克思的生前好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了花圈之后,恩格斯在葬礼上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
(板书文题)
一、悼词的特点:
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述其哀)
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赞其功)
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颂其德)
表达方式:叙述 议论 抒情
二、根据悼词特点,给本文划分层次。
一.(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二.(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
三.(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三、请找出文中总括性、过渡性、承递性等有标志性的语句。
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一个“对于”是指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领导作用,第二个“对于”是指马克思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创建。
2、马克思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 剩余价值规律
3、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明确: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科学家.
四、结构梳理:
1、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2、他作为革命家
3、马克思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发现且都有巨大的成就?
明确:马克思的发现是他近30年呕心沥血,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以及大量艰苦的研究才获得的成果.正如马克思自己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4、但是…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 科学要运用于社会实践
五、语言赏析:
1、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明确:体现了马克思无畏的气概 对敌人极大的蔑视和宽广的胸怀.包含了作者对马克思高尚品德的真挚颂扬.
2、他可能有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明确:这句话说明马克思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这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最好的总结.
3、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问题1、“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为什么不用“心脏停止跳动了”?
明确:①用“停止思想”来形容思想家更准确。
②表明马克思“生命不息,思考不止”的工作热情。
③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的逝世让“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所以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离去让恩格斯感到非常的悲痛和惋惜。
问题2、你怎样看待这不到两分钟的时间?
明确:暗含了恩格斯没有送马克思最后一程的巨大遗憾和惋惜之情。
问题3、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明确:“睡着”是讳饰的说法,不忍让他离去。
但他已经永远地睡着了,暗含了无限悲痛之情。
表现出了马克思逝世时安详的表情,给作者带来了几分安慰。
六、文章总体结构:
友情提示:寻找文章中的标志性语句,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结构。
七、总结:
我们虽然不能作出像马克思那样的伟大的贡献,但至少可以学习他的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治学精神。
我们虽然不能像马克思一样名垂后世,但至少可以和他一样拥有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
八、问题延伸:
①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明确:类比论证是为了说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划时代意义.达尔文的进化论使人们正确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则让人们正确认识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马克思这一重大历史发现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②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 ...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能是在黑暗中摸索.
明确:对比论证,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同样饱含了作者对其功绩的赞扬之情.
九、马克思的话:
1、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马克思的墓志铭: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