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07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作者的人生情趣。

  2、掌握重要实词“修、期、致、次”等。

  3、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作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小组合作交流,八个小组分别完成八个问题。

  一作者及文化知识 二如何诵读

  三整体感知 四1、2段详析

  五1、2段评析 六3、4段详析

  七3、4段评析 八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苏东坡物我皆无尽可共适清风明月的情怀,体悟了王安石尽吾志

  可无悔的精神,今天让我们一道走近一代书圣,共赴兰亭盛会,分享王羲之对人生的感喟吧! 板书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教学流程:

  1.展示教学目标

  2.2组王逸凡诵读课文

  2组同学点评和补充

  老师补充: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夫/人/之/相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全体同学齐读

  4.整体感知,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3组同学回答问题

  内容: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

  点叙宴集盛况——抒发人生感慨——交待作序目的

  用原文回答作者情感变化:乐——痛——悲(板书)

  5.作者为何而乐?

  4组疏通1、2段,5组同学分析

  师补充:游目骋怀 理解

  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本文可谓良辰美景俱得,赏心乐事兼有,且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信可乐也!

  6.全体试背1、2段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谁人不乐,谁人不爽?缘何而来“痛”与“悲”呢?

  7.6组疏通3、4段、7组分析

  师补充:

  痛之因——俯仰间 老之将至,已为陈迹————人生短暂

  ——俯仰间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

  ——俯仰间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命运难测

  而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由此而痛

  不同的天性,不同的人生,但一点是相同的,那便是盛会难在,好景难继。昔日的欢乐都如过眼云烟,随风而逝。欢快会成为过往,新恋会成为旧爱,美丽如生命中匆匆过客,不会为谁而停下达达的马蹄。而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心情陡然一落,“岂不痛哉”

  悲之由——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古人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今人、后人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一死生为虚妄,齐彭殇为妄作

  直面死,认真活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

  少壮几时奈老何————汉武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

  庄子说生便是死,死和生是一样的。而王羲之却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生就是生,

  死就是死,死和生是两码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迷信古人,揭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他认为,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

  消极者说:今朝有酒今朝醉。积极者说:我们虽不能增长生命的长度,但可拓展他

  的宽度。智者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勇者说:在烈火中永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敢于正视人生之痛,不逃避,不苟同于已有之成见,大胆发表自己对宇宙的看法,表现出其真性情。

  后人评价,有人说他消极,有人说他受局限,不一而足。然而这根本不损他的光芒,他只是提出一个话题,至于答案是后世之读者的事,你可以根据你的人生去阐发,去推想,去演绎。经典应有不同的演绎,时间的淘洗越发散发出他的芳香,神秘的意蕴和强大的生命力。你欣赏,我欣赏,你在思考,我在思考,世界在思考,美感在生长。

  全体同学试背3、4段

  8组同学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补充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