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三峡》精品教案【推荐】

发布时间:2017-02-14  编辑:飞艺 手机版

  教材原文

  三峡 郦道元

  郦道元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选自《水经注疏》(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七百里〕约合现在的 二百公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沿〕顺流而下。〔溯sù)〕逆流而上。〔白帝〕在现在重庆奉节东。〔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奔〕这里指飞奔的马。〔疾〕快。

  〔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回清〕回旋的清波。〔绝山献(yǎn)〕极高的山峰。〔飞漱(shù)〕急流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连续。引,延长。〔巴东〕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研讨与练习

  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

  1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绝山献 飞漱 清荣峻茂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习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就是以课文为中心,扩展到阅读有关作品。比如说,从节选的课文扩展到读整篇文章或整部作品;从读课文的引文扩展到读引文出处的全篇;从课文扩展到与课文内容类似或写法相近的其他文章;从改定的课文到作者的未定稿,并比较未定稿同课文的异同;从课文扩展到阅读课文作者的其他文章;从课文扩展到阅读课文作者的传记,对课文作者作品的评论。又比如,从课文所写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景物、某个细节、某种写法甚至某句话、某个字,也都可以扩展到阅读相关的作品。

  扩展阅读作为精读和略读的补充,可以拓宽阅读的范围,扩大读者的视野,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网络化、立体化、综合化。而且,可以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补充、融合和重新建构中,使读者开拓思路,闪出火花,涌现创意。

  课文解读

  《三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6课,在教材中是精读课文。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是:

  “这个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这些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是无情物,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本单元的诗文大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

  据此,教材编者试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达成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综上,全为编写者的意图。

  郦道元《三峡》的文体与其他几篇不同,其他几篇是文学作品(《观潮》除外),而《三峡》是节选自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是非文学文本,虽然节选的这段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但是,其中作者的个人情感体现得并不明显。因此,不能机械地按照教材编者意图解读课文,而应该从本文的文体特点入手,全面考虑本文地理文献的知识性和“山水记”的文艺性交融地双重特征,寻求解读本文的视角。

  有人把它作为文艺性说明文,从科学角度解读,也不失为新颖有趣,但是,如果真的把浸润着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经典片段,当做训练文艺性说明文的材料,那未免太可惜了,有“煮鹤焚琴”的嫌疑。

  那么,按照山水游记的体式来解读,是否合适呢?恐怕更不合适,甚至错误。

  余光中对“山水游记”和“山水记”做了富有启发性的区分。

  “游必有地,亦必有时。地有景色,时有先后,所以游记不可能不写景叙事。至于情,则因景与事而起,景在眼前,事经身历,俯仰流连之际,自然而然已抒情过半,只需在紧张关头,画龙点睛,吐露胸中的感想,抒情便达到了高潮。一般的游兴如果是在山水,则所抒的情大概也是对大自然的赞叹,亦即王羲之所谓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至其极致,便到了柳宗元“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之境。所以游记的抒情通常不是慷慨激昂抚膺歌哭的一类。抒情的对象是自然而非人事,其形态应该比家国师友之情要单纯而恬静。至于议论,则可发可不发,发也不宜太长或太抽象。游记有时有地,当然更有人。有了人,当然要叙事、抒情、议论。没有人,也可以专写景色,论形势,便成了山水记或地方志,属于舆地学了。”

  很明显,按照余光中说法,本文应定位为古代的“山水记或地方志”,接着,余光中又对《三峡》的文体特征做了更具体的阐释。

  “《水经注》不但考述地理人文,而且善于写景,饶有诗意,常为后人诗文写景的依据。例如记“三峡”的一段,综述四季景色,乃是当地的常态而非某人某次的经历。“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之类的名句,千古美之,但是山水之中没有人物的活动,所以仍是山水记而非游记。”

  “考述地理人文”和“饶有诗意”地“写景”--这两条道出了《水经注》与其他文学意义上的山水游记的重要区别。写景不是为了抒情;更谈不上“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并不适用于作为地理学文献的山水记《三峡》。

  《三峡》只是“模山范水”,并且充满诗意美。到此为止,写景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抒发作者的主观情志,因此,了解作者的情感也不可能成为领悟三峡意蕴的一把钥匙。这样看来,《三峡》文本解读的焦点应该是三峡景物本身的“诗意美”

  从写景的内容上来看,有人质疑“山水”说,认为:《三峡》是一篇以“水”为纲,多角度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季节变化的散文。从写景的顺序上来看,有人有人质疑“四季”说,认为:只写了夏和春冬季节。这些问题当然可以讨论,但是,我认为,如果我们紧扣文本,整体把握景物特征,就会发现《三峡》实际上为我们展现了三峡多姿多态的“诗意美”,选文共描写四组景物群落,对应编者分的四个自然段,第一段景物以山为,全景式展现三峡的“雄壮美”;第二段景物以夏水为主,展现三峡的“奔放美”;第三段侧重描写春冬季节特征,展现三峡的“清悠美”;第四段描写三峡特定天气状况“晴初霜旦”,展现三峡的“凄婉美”。

  郦道元笔下的三峡,集“四美”于一身,给人以“山旋水转、四季变幻、奇境迭出”的审美感受,令人在惊叹之余,产生“山水如人”的错觉:“作者笔下的三峡,简直就是一位魁伟人云的奇男子:盛夏的奔放和热情,春冬的俊逸和闲远,秋日的忧伤和啸叹,构成了它多么丰满而多姿多态的性格”。

  面对着《三峡》,我们仿佛面对一位拥有一襟山岚的友人,一起与明月对饮,同清风闲谈,“它的雄峻神奇、秀美俊逸和豪放深情”激发起我们无尽的生命体验。

  郦道元的文笔不也像三峡那样美吗?不也像三峡那样美得多姿多彩吗?--点面结合、正侧相衬、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俯仰生辉……而这一切,都来源于郦道元那颗隐藏着中国山水文化奥秘的“好奇”的心灵。魏晋六朝“人的自觉”“文的觉醒”,使得郦道元不仅以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而且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那流动的江河,挺峙的山峦,仿佛都是有生命的。在他那里,还没有像成熟的唐人宋人一样--清醒的感悟到个人与自然的对立和融合,还没有如柳宗元、苏东坡那样--把个人的生命际遇与自然山水联系起来,借外物来倾诉自己的悲欢离合。郦道元的时代是山水审美开始萌芽的时代,就如人类的儿童时代--世界在他们心灵中是“混沌”的,勃发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发现了自然山水的生命之美,并且沉迷其中,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可以“借景抒情”的,所有后世的写作范式似乎都没有刻意运用,所以,直接写山水,却能诗意盎然,自然浑成,这种“神与物游”“乐在其中”的审美感受具有超越时空地普适性。

  学情分析

  1、学生对长江三峡的地理特征不太了解,或者没有直观的印象。他们大多生活在平原和极其低矮的丘陵,对山脉、高原和海拔高差,没有切实体验。可以适当使用多媒体。

  2、学生受困于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思维定势,他们可能会把落脚点放在抒情上,而不是放在景物本身(文本本身),比如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等等空泛的情感上。这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重点词语,分析表现技法,把握好景物特点,进而整体领略到景物的诗意美。

  3、学生可能会缺乏上述理性分析的能力,对“四美”的感受不深刻。这时要适当使用配乐朗读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感性手段弥补理性分析的不足。

  4、学生可能整体把握能力不足,感受支离破碎,缺乏语境意识,不能有效整合阅读感受。这时要注意发挥集体阅读的优势,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在师生切磋中,形成班级共同的体验成果。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

  2、品味精彩语句,欣赏多样的表现手法,体会郦道元笔下《三峡》的文笔美。

  3、能整合感受,理解“三峡”的景色特征,领略三峡多姿多彩的四种诗意美。

  教学方法

  作为常态的精读课,本文至少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预习课文,完成基础性目标,老师收集分析学情;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完成鉴赏性目标。具体方法:

  一是“以学为主”,以“学的活动”设计问题情境、组织教学环节、展开教学流程。主要方法是创设情境、变换角色、激发想象力、模拟体验。二是品析精彩语句,欣赏多样的表现手法。主要方法是“以读为线”,多样化的朗读和细致的品读是主要读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说课

  从学习内容上来看,老师期待同学们能把握好两方面:一是感受到三峡多姿多彩的景色美;二是体会到郦道元摇曳多姿的文笔美。

  从学习方法上来看,一是发挥想象,“神游”三峡。变换一下角色,把自己当做小画家、小诗人、小摄影师、小音乐家,这样就能比较轻松的感受到三峡多姿多彩的景色美了。二是朗读和品读。个人读、集体读、听范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品味重点语句默默的用心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来读去,就能体会到郦道元摇曳多姿的文笔美了。

  二、预习检测

  1、请四位同学分段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听老师范读,注意朗读的停顿。

  3、自由读,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4、语文常识填空

  郦道元是 (时期) 家,他撰写了《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三峡, 、 和 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整体把握

  齐读课文,圈词,分别概括四段主要内容。

  助读问题:

  1、第一段以什么景物为主? --山。

  2、第二段以什么景物为主? --水。

  3、第三段是哪两个季节的景色? --春冬之时。

  4、第四段是哪两种天气状况下的景色? --晴初霜旦。

  四、局部品析

  活动情境设计:

  下面,我们变换一下角色,让我们化身为小画家、小诗人、小摄影师、小作曲家,根据第1、2、3、4段文意描绘、吟诵、拍摄、谱写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美吧。

  请大家注意:我们虽然不是画家、诗人、摄影师、作曲家,但是,我相信,同学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善于感受美的心灵,同学们还记得七年级上册的《童趣》吧?一种平常的景物,通过联想和想象,会变得美丽而神奇,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描绘三峡美、吟诵三峡美、拍摄三峡美、谱写三峡美。一定要结合课文的语句,用“心”感受哦。让我们开始吧!

  (一)

  首先,让我们当一回小画家,描绘第一段的三峡美。

  先来朗读一遍课文第一段。

  让我们先来选择一下画布吧?国画的尺幅有大有小,有一种大的叫做“长卷”有一种小的叫“小品”如果请你选择一种画布描绘第一段,你选哪一种?为什么?

  (选择“长卷”:引导学生品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小结: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高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

  (选择“小品”:引导学生品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学生不选“小品”,老师来选,请学生用语言描绘这种情景。可以提问:是不是应该重点描绘阳光灿烂或皓月当空呢?应该重点突出什么景物?然后点拨这句话是侧面描写三峡的“山高峡窄”)

  总结:第一段全景式的宏观勾勒,总写了磅礴的山势,勾画出700里三峡的雄险,描写出了群峰连绵、隔江对峙、山高峡长的雄壮美。仿佛一幅雄伟壮丽的长卷。

  (二)

  下面,让我们当一回小诗人,吟诵第二段的三峡美。

  诗人都是感情充沛的,他们的感情真的就像长江大河一样,自由奔放的。比如,后世的唐代有位诗人--李白,就很符合第二段三峡的美。

  先来朗读一遍课文第二段。

  李白的个性很像三峡的水,李白还写过一首描写三峡的诗歌,也和第二段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哪一首?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提问: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印证了第二段的哪些语句?

  明确:“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提问:这句话是不是说:要急速传达皇帝的旨意,所以划船划得快呢?

  明确:不是,是写江水流速急。这也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

  总结:更重要的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样,写出了作者自由奔放的情感。郦道元不是诗人胜似诗人,你听他吟诵的三峡水,自由不羁,万古奔流,充满了奔放美,也充分表达了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你能读出来吗?

  齐读第二段。

  (三)

  接下来,让我们当一回小摄像师,拍摄第三段的三峡美。

  先介绍一下拍摄的术语:“推拉摇移”,也就是镜头推近、镜头拉远、镜头摇上、镜头摇下、镜头平移。

  大家读镜头里看到的景色,老师来操作摄像机。

  镜头推近,然后镜头摇下,看到什么?“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啊。

  镜头摇上,看到什么?“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镜头摇下,看到什么?“飞漱其间”。“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镜头摇上,然后镜头拉远,看到什么?“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总结:“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三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茂”写柏树。你看,春冬季的三峡就不像前面那样雄壮奔放了,而是“清荣峻茂”,呈现出一派清悠美。“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

  齐读第三段。

  (四)

  最后,让我们当一回小作曲家,谱写第四段的三峡美。

  来听听晴初霜旦的秋季,三峡里传来什么声音吧!

  齐读第四段。

  如果你为第四段配一段背景音乐,你想采用怎样风格的音乐?(ROP肯定不行,)结合课文的情境描写,谈谈你配乐的理由。

  (学生自由谈,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谈理由。)

  小结:作者从听觉的角度写秋季的三峡,表现出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那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秋季的三峡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凄婉美。那“泪沾裳”的渔歌中不也暗含郦道元打鱼人的同情吗?

  齐读第四段。

  五、整体归纳

  学完本文,你会发现《三峡》实际上为我们展现了三峡多姿多态的“诗意美”,选文共描写四组景物群落,对应编者分的四个自然段,第一段景物以山为,全景式展现三峡的“雄壮美”;第二段景物以夏水为主,展现三峡的“奔放美”;第三段侧重描写春冬季节特征,展现三峡的“清悠美”;第四段描写三峡特定天气状况“晴初霜旦”,展现三峡的“凄婉美”。

  郦道元笔下的三峡,集“四美”于一身,给人以“山旋水转、四季变幻、奇境迭出”的审美感受,令人在惊叹之余,产生“山水如人”的错觉:“作者笔下的三峡,简直就是一位魁伟人云的奇男子:盛夏的奔放和热情,春冬的俊逸和闲远,秋日的忧伤和啸叹,构成了它多么丰满而多姿多态的性格”。

  郦道元的文笔不也像三峡那样美吗?不也像三峡美得多姿多彩吗?点面结合、正侧相衬、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俯仰生辉……而这一切,都来源于郦道元那颗隐藏着中国山水文化奥秘的“好奇”的心灵。郦道元不仅以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而且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那流动的江河,挺峙的山峦,仿佛都是有生命的。他发现了自然山水的生命之美,并且神游其中,乐以忘忧。

  美丽的景色,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要向郦道元学习的。

  参考文献

  《余光中散文选集第4辑·杖底烟霞--山水游记的艺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古文鉴赏辞典·三峡》,张巍,上海辞书出版社,

  《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胡晓明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模山范水,抒情写意--谈《三峡》,徐应佩、吴功正,《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1982年版。

  郦道元《三峡》的美学解读,殷显谷,《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23卷第4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