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反思(表格式)

发布时间:2017-12-16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课题:《爱莲说》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八年级

课时:第2课时

提供者:余娜

单位:天津市枫林路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爱莲说》是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积累还不足够,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到位,让知识更系统,才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点的整合与利用。

二、教学目标

(1)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主旨。

(2)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3)品读课文,感受莲花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探究文章的主旨和写法。

(4)学习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学习积累较充分的学生对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他们需要的是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这部分同学往往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对于双差生要根据他们的弱点,选准切入点夯实基础,确保稳中有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范读、齐读和译读三个环节完成目标(1);通过思读、研读和品读环节实现目标(2)(3)(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试图让学生借助各种形式去感悟莲花的美和君子的美德,从而激发对古文的热爱,对周敦颐的赞赏和对君子的向往之情。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领略古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和高雅脱俗的情怀。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将梅兰竹菊视为笔下的宠儿,但在宋代却有一位大哲学家偏偏爱莲,并以一篇《爱莲说》在文坛名流千古,这个人就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篇《爱莲说》。(板书课题)

周敦颐……他一生酷爱莲,为了与莲花朝夕相处,他在做南康郡守时曾经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并在池中建有赏莲亭。那么莲花究竟有何魅力,让理学宗师如此痴迷,还是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去寻找答案。

二 整体感知

(一)范读课文(声情并茂的给学生背诵全文)

提示:听准字音和节奏,标记在书上。

要求:能准确读出文中重要字词的音。

(二)自由朗读课文

提示: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节奏。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2.师:哪个句子的节奏读不准,可以提出来大家探讨。

 

 

 

 

5. 疏通文意

师:下面让我们对照注释自由译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词语和语句圈点出来,彼此交流讨论。

生:自由翻译,讲不动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出来。(教师在同学间巡视)

师:在刚才的译读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请与大家探讨交流。

 

 

 

 

 

 

 

 

 

 

 

 

 

 

师:其实这两个词语确实为一种词性,它们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长藤蔓,长枝节。”前者在文中语意又进一步引申为“牵连”。其实本文中还有一个词是词类活用,你能找到吗?

师:你的反应很快,请大家将这个词的用法在书中标记出来。还有问题吗?

 

师:这个问题很好,可以看出你在学文言文时善于发现问题和积累知识,“之”字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用法,举例说说。

 

师:很好,温故才能知新,大家看看本文的几个“之”有没有我们学过的用法?

 

师:其实本文中“之”的用法很特殊。在“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作用是“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没有宾语从句,所以当宾语是个句子时,就要在宾语的主谓之间加一个“之”字取消这个句子的资格,这样才能作宾语;而在“莲之爱”中“之”的用法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莲是爱的宾语,而宾语前置到谓语之前,就要用“之”做连接。至于“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确实如刚才那位同学所言是“助词,翻译成“的”。请大家讲这两种用法积累到书上。

三 研读赏析、拓展延伸

 

1.思读:

(1)作者爱莲的原因?

师:通过刚才的探讨,我想大家都对文意了然于胸了,那么回到我们开课时那个问题,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你从他的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吗?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师:很好,从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爱莲花一方面是因为莲花自身的高洁美丽,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莲花身上具有君子的美德,所以作者才倍加喜爱它。

(2)那么下面我们来品析第一段中描写莲花的语句,概括一下它具有君子的哪些美德?请大家齐读“予独爱……亵玩焉”。

(3)师: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概括。

 

 

 

 

 

 

 

 

 

 

 

 

 

 

 

 

(4)师:大家概括的非常好。刚才我们是从语句角度来赏析,现在我们不妨再从词语入手,看看哪些词语用得妙,一字点出君子的美德?

师:那老师可以给你一个建议,你不妨试试换个字品品,体会原文用词的妙处,比如我们将“染”字换成“污”字试试,让我们齐读“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污”感受一下它们表意的不同。

 

师:你的理解很深刻,大家都被你的观点征服了。还有哪个字用得妙?

 

 

 

 

 

师:很好,通过大家的换字品读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本文的用语之妙,可谓“增一字则多,减一字则少,换一字则意境全无。”《爱莲说》不愧是千古名篇。

 

2.品读

(1)师:本文是写莲花的,可是作者却在文中不惜笔墨的写了菊花和牡丹,以及喜爱这两种花的人,这样写有何用意?

 

 

 

 

 

(2)师:那老师想知道作者想要衬托什么?

师:你的回答语言不严密,能用人来衬托美德吗?

 

 

 

 

 

 

 

(3)师: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的理解确实深刻了。那大家看看同样是衬托,角度有什么不同?

师:很好。其实作者写三种花的目的是要写三种人,是要再现他们的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最终表明作者周敦颐对于自己人生的一种态度和志向,这种写作手法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叫做“托物言志”。

(4)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作者所托之物是什么?所言之志是什么?

 

(5)师:你问的很好,大家齐读一下第二自然段的前半部分,思考有没有借物喻人。

师:大家说有没有?

 

 

 

 

3.研读(延伸——品情悟趣)

(1)“噫”字中包含了哪几种不同的情感?(作者对三种人的态度)

师:很好,大家还有异议吗?如果没有,老师想问问大家第二段后半部分中有个“噫”( yī)字,它的含义是“表示叹息”,结合后面语句,你认为其中包含了哪几种不同的情感?来让我们齐读第二段,体会不同的情感。

①师:“噫”字中包含了哪几种不同的情感?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交流感受。

 

师:看来你觉得周敦颐在自夸了。你们笑,是否表示有不同意见?

 

 

 

 

②师:看来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了,大家想想作者不欣赏陶渊明的哪一点?

 

 

 

 

师:很好,其实作者确实对陶渊明饱含着一种惋惜之情,作者在心中说道:陶渊明是个多么正直的人,也一定是个好官,但是可以他在黑暗的官场面前选择了逃避,而没有选择勇往直前。大家想想是不是这种情感。而对于世人痛恨似乎有些重,厌恶更为准确一些。③那么对于爱莲者到底是什么情感呢?我们不妨再来读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话。

 

师:大家从句式和修辞角度思考。

 

 

 

 

 

 

 

 

 

师:我很同意你的观点,北宋王朝是一个段短命朝,建国之初就战争不断,军队腐败尤其严重,乱世之中真正为国分忧、为百姓着想的人少之又少,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确实是一种悲哀。这样看来一个“噫”中不仅包含了作者对于陶渊明的惋惜、对世人的厌恶,更流露出作者对于社会中君子少之又少的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悲哀。

④师:好,让我们再一次朗读第二段,读出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多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2)质疑——解疑

①师:文章讲究前后照应,那刚才你在朗读第二段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②师:你的眼睛太锐利了,大家看到了吗?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时将莲花和牡丹对调?

 

③师:对,作者确实是要强调,联系全文思考,作者是要强调什么?

 

 

师:其实正如你们所言,作者对调顺序就是要突出表达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批判和鄙弃。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四 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

2.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一种植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五 总结下课

师:这节课即将结束,但是我们对于《爱莲说》的解读才刚刚开始,毕淑敏有一篇文章叫《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一生中不同时期阅读同一文章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希望大家在那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将《爱莲说》常读常新,知道我们的生活,创造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1:老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一句怎么断句?

生2:我觉得应该读成“予 / 独爱 / 莲之出淤泥 / 而不染”。

师:很好,通常情况下在主语和谓语,谓语和宾语之间会有逻辑断句;在连词“而”之前会有语气停顿。

生3:老师“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怎么断句?

生4:我觉得应该这么读“可远观 / 而不可 / 亵玩焉”。

3.师:下面大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

 

 

生1:老师,请问“中通外直“怎么翻译?

生2:我来解释,我觉得应该翻译成“莲花露在水面的部分是直的,水下的根部是空的。”

生3:不对,我觉得应该是“莲花的茎是直的,而且里面是空的。”

师:大家认为谁说的对?显然第三名同学的理解是正确的,这句话可以翻译成“莲花的茎中空外直。”好,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

生1:请问“不蔓不枝”中的“蔓和枝”怎么解释?

生2:我认为根据书下对这个句子的翻译,可以推断出“蔓”翻译成“牵连”;“枝”可以翻译成“枝节”。

生3:我觉得这两个词应该是同一词性,可是刚才同学的翻译显然不是,所以我觉得不对,但是我也说不好应该怎么翻译。(众生笑)

 

 

生:我知道是“香远益清”的“远”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向远处传播”。

 

 

生:老师我想问一下文中几个“之”字的用法分别是什么?

 

 

生1:代词,例如“学而时习之”;动词“去、到”。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生2:助词,翻译成“的”,但例句我想不起来了。

生:有,“水陆草木之花”和“莲之爱”中的“之”用法都是助词,翻译成“的”。其他的我叫不准。

 

 

 

 

 

 

 

 

 

 

 

 

 

 

 

 

 

 

 

 

生1:应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生2:还有一点是第二段中的“莲,花之君子者也。”

 

 

 

生:齐读第一段中描写莲花的一段文字。

 

 

 

 

 

生1:我从“出淤泥而不染”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德。

生2:我从“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谦逊质朴”的品德。

生3:我从“中通外直” 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正直,心胸坦荡“的美德。

生4:我从“不蔓不枝: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不攀附权贵、阿谀逢迎”的美德。

生5:我从“香远益清”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君子美名远扬”的品德。

生6:我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出莲花具有“自尊自重”的美德。

 

生1:我觉得“染”用的好,但是我又说不太好好在哪里。

 

生:齐读两遍。

生1:我感到染是个动词强调被沾染,而污是个形容词,强调脏了。染更具有一种动态感。

生2:我觉得“染”字能写出君子主动不受沾染,更能体现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的美德。

生3:我觉得“中通外直”中的“通”用得好。我们可以把它换成“空”字再来读,就会发现“通”其实带有褒义色彩,而“空”具有贬义色彩。这样“通”字更有利于表达作者对于君子通达事理,心胸坦荡的美德的赞扬之情。

 

 

 

 

 

 

 

生1:写另外的两种花是为了衬托莲花。

生2:写着两种花是为了写两种人,就像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君子一样,写菊花是要写像菊花一样的隐逸者,写牡丹是要写像像它一样的世人,用这两种人来衬托作者。

 

生3:作者是想用这两种人来衬托作者的君子般的美德。

生3:我知道了,应该是用这两种人的生活态度来衬托作者的态度和追求。

生4:我觉得还应该再具体一些,我认为作者是用陶渊明追求隐逸和世人追求富贵的生活态度来衬托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生:陶渊明是对作者的正衬,世人是对作者的反衬。

 

 

 

 

生:所托之物是莲花,所言之志是作者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的志向。

生2:老师我想问一下本文有没有借物喻人的手法?

 

 

 

 

生:齐读第二段两遍。

 

 

生:我认为有,因为第二段前半部分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分别把三种花比作了三种人,由此可见本文肯定有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生:齐读第二段两遍。

 

 

 

 

 

 

 

 

 

 

生1:我觉得其中包含了对陶渊明和世人的不满,以及对自己的赞扬。

 

生2:我觉得作者对陶渊明和世人的情感不是一样的。对陶渊明是不满,对世人是恨。

生3:我认为对陶渊明是赞赏,对世人是厌恶,对自己是一种孤独。

生4:如果作者赞赏陶渊明,为什不爱菊花,却独爱莲花。所以作者对陶渊明不是赞赏,只能是同情和理解。

 

生:我想应该是不欣赏他逃避现实的态度,陶渊明一生追求隐逸,而作者虽然也看不惯官场黑暗,但是作者仍然积极做官,力求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一方百姓做贡献,所以不逃避现实的作者对于陶渊明只能是一种理解和惋惜。

 

 

生:反复读这句话几遍。

 

 

 

 

 

 

 

 

 

 

 

 

 

 

 

生1:这句话是个反问句,意思是说像我一样的人还有谁呢?实际意思是像我一样的人几乎没有。当时北宋王朝社会腐败,很多官僚都贪污腐化,不为百姓办事。像作者这样的人太少了,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一种愤慨。

生2:我觉得,说情感是愤慨不如说更是一种无奈和悲哀,像作者这样的好官几乎没有,应该说是北宋王朝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生:深情诵读第二段。

 

 

 

 

 

生:第二段前半部分顺序是菊花——牡丹——莲花;“噫”之后顺序变为菊花——莲花——牡丹。

 

生1:也许作者写的时候没有注意到。

生2:既然对调,我想应该是要强调莲花或者是牡丹。

 

生1:强调喜爱牡丹的人太多了。

生2:强调当时社会的风气太不好了。

生3:强调当时社会上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了。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明确本节课教学重点。

 

 

 

 

 

 

 

 

 

 

 

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学生在示范背景下模仿朗读课文,与自己的认知进行比对,找出疑问,等待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收效更明显。

 

 

 

再读,巩固正确的节奏停顿,为通解文意做准备。

 

 

 

鼓励学生充分使用课堂有效工具,培养独立疏通文意的能力。

自己不能理解的,小组内商讨;小组内也无法解释的,提出来共议。这样,能有效快速的达到解决疑难,通解文意的目的。

 

 

 

 

 

抓住这几个重点实词的学习,当堂课让学生掌握。

 

 

 

 

 

 

 

 

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明确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知识点,并要求学生养成当堂课记录积累的好习惯。

 

 

 

 

 

 

 

 

 

 

 

 

虚词“之”的温故知新,既引导学生旧知识的迁移意识,又帮助学生明确:“之”的用法和意义。

 

 

 

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疏通文意后,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主旨,顺理成章。同时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会提取信息,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

 

 

 

 

 

 

 

 

 

 

 

 

 

 

 

 

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复习已经学过的写法。是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意知识点的整合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加深课文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时整理。

 

 

 

 

 

 

 

 

 

通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