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俗文化闹新春
今年春节,古都南京全面禁放烟花爆竹。采访中记者发现,往年“爆竹声中一岁除,烟尘雾霾入金陵”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请民俗进城、送文化下乡,一项项百姓拍手叫好的活动,为喜庆的新年添了几分文化味。
在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内“秦淮灯彩”制作活动现场,一群孩子在非遗国家级传承人顾业亮的指导下,正专心地做着兔子灯。“点花灯的习俗起源于古代宫廷,在东晋逐步流行到民间,纯手工的秦淮灯彩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绝,共有八个品种,其中兔子灯漂亮可爱,蕴含着‘扬眉吐气’的美好寓意。”通过说历史、讲故事的方式,顾业亮将秦淮灯彩的文化渊源和制作方法娓娓道来。在他的指导下,一盏盏憨态可掬的兔子灯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
“春节点花灯、闹花灯、赏花灯是南京的民俗。”带孩子来参加活动的家长王国志希望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门东是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春节期间人气“爆棚”。“葱油饼豆腐脑,鸡丝下面条;春卷锅贴五仁包,薄皮烧卖小蒸饺……”两位弹唱艺人动听的声音吸引了众多游客。“这就是‘南京白局’!生动诙谐!”特地从扬州赶来的游客王倩激动地表示,早就听说南京白局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种,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今天终于一饱耳福。
京剧、越剧、昆曲轮番上演尽显国粹风韵……春节期间,南京还举办第二届民俗文化节,通过传统习俗再现、传统工艺展示等形式,让市民和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北京:低价惠民演出覆盖全市
羊年春节期间,北京新春舞台异彩纷呈,传统戏曲、交响音乐会、芭蕾舞剧、曲艺杂技演出轮番登场,其中,绝大多数演出因低票价、高品质而受到市民广泛欢迎。
长期以来,北京市演出市场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演出场次、票房收入、观众人次均居全国之首。在文艺演出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首都演出市场的票价也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北京市文化主管部门多措并举,在全国率先推出大范围低票价补贴政策,切实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为解决文艺演出票价虚高问题,北京市文化局通过调研发现,只有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鼓励剧场设置低价票区域并适度给予补贴,才能保障演出团体、剧场、观众三方均能受益,并且确保市场运转不受干扰。2012年,北京在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首都剧场等13家有影响、有代表的演出剧场先行试点低价票补贴工作。在2013年,将参加低价票补贴的剧场扩大到23家。两年来,政府共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良好的实践效果广受各界好评。
2014年,北京正式出台《北京市惠民低价票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凡是在京注册、取得营业性演出资格的500座至3000座剧场,均可自愿报名申请低价票补贴。凡享受低价票补贴的演出,每场必须设有30%的100元以下的低价票。销售超过10%后,卖出一张,补贴一张,直至30%低价票全部售出。常规演出项目,每张票补贴100元,大型歌剧、舞剧、交响乐等成本投入比较高的演出,每张补贴200元。
低价票补贴政策让更多首都市民走进了剧场。试点实行低价票补贴政策当年,北京全市演出观众总数比2011年增长了7%左右,儿童剧、话剧、曲艺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上座率平均保持在80%以上。在购买低价票的观众中,超过一半的群众为低收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