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乡愁 一份思念
对于生在济南长在济南的我来说,家乡是什么,儿时真的仅有一点朦胧的感觉,应该是地图上一巴掌远的一个地名,或是一些不经常走动的亲戚,或是亲戚带来的一些土特产。
远离家乡,是从祖父那一辈起的,祖父是解放前参军的,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已经离休在家了,那时倒是经常谈起家乡的样子,说家里的老房子是什么样,说当年鬼子来了是什么样子,说当年上学的事情,反而对自己从军的事情说的很少。
老家的亲戚们联系最密切的时候应该是快要过年的时候吧,那时祖父母总要打一个大包袱,加上一些钱,给老家的人邮寄过去,老家的人总要接济一些,祖父如是说。到年28、29的时候,基本上就有老家的电话打过来,问这问那的,那边的几个亲戚的轮番来问候,一点也不吝惜电话费。祖父母也要打一些电话给其他的亲戚,问候一下。而后,才真正是年的开始。
过年的记忆总是快乐的,可能那时候生活还算是不错吧,除夕的下午一家人就开始忙活各种菜,香喷喷的肉类,炸的酥脆的带鱼,运气好了还会有大虾和鱿鱼。每到这个时候,做为家里老大的我就会给弟弟妹妹准备很多小鞭炮、烟花和长长的香,让他们尽情的玩,然后我突进厨房,徒手掠夺各种吃的,生熟不忌,冷热不管,充分发挥了一个能吃的熊孩子的所有天性,反正那几天长辈也不会呵斥的。吃饱后再去玩大褂的白皮鞭炮,那是弟弟妹妹都不敢点的,听着震天震地的响声,看着鞭炮皮打在雪堆上,这就是过年。
祖父在离休后就没有回家过年,可能是因为放不下在本地工作的儿女,可能是放不下这里的战友们,也可能是年迈不想舟车劳顿,直至去世前,也没有一次在年节前回过老家。我问过父亲,老家大概是什么亲戚,父亲说是祖父的两个亲弟弟,按老家的话应该叫二爷爷和三爷爷。我蓦然间很奇怪,为什么这么近的关系,怎么过年不回去住几天,走走亲戚呢?
渐渐长大了,在工作后的第一年,我决定在年前去老家看看,认识一下亲戚们。带上两拉杆箱的礼物,和春运大军同时踏上了回老家的火车。6个小时的颠簸,下车之后是老家的叔叔和姑姑来接站的,到家之后就看到二爷爷的遗像,原来老人在秋天已经走了,那时正在农忙,就没有办白事,因此我不知道。因为在上学的时候回过几次老家,见过二爷爷,非常的亲,而现在却是没了。当时只觉得震惊和不知所措的难受,而后我说,要去给老人祭奠一下。叔叔带着我开车出了城,那阴霾的天突然下起了雪,望着黄土尚新的坟,缓缓跪了下去,不出声的哭了出来。从济南带着的好酒,整瓶的拍碎在坟前。
那天晚上,记得是年28吧,一家人坐在一起喝酒,除了三爷爷外,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叔叔,几个男性喝了大概5瓶高度白酒,平时一杯啤酒就要倒的我竟然没事。亲人里面大部分真的是第一次见,而我却觉得竟然如此亲切。第二天,三爷爷和我说了很多祖父和我父亲的事情,述说的时候,还经常把我和我父亲搞混。他说我祖父其实也很想家的,只是因为做事比较低调,不愿意回家之后让当地人麻烦才这样做的,倒是祖父非常热心老家的事情,家里、村里不管谁有了大病,只要有求于他,他都会帮忙联系好省城的好医院、好大夫,还经常给家里汇款什么的,祖父虽然不经常回家,但只要回来,必定也是先去祖坟上烧纸祭拜的。
祖父离休后没有在故土过年,没有和家里的人团圆过,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想家,而是那种想家真的是太深沉厚重了,年迈的自己承担不起,近乡情怯,难道远离就不情怯么。突然想起了席慕容的诗句: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地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谁能说祖父没有这样的一份乡愁呢,以至于我,都感染上了这种乡愁,当亲戚们把我送上车回家的之后,我的泪水又一次出来了。
家乡、亲人、祖坟,哪怕是远离,哪怕是分开,那份化不开的血缘,一直都在。
祝愿家乡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