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黑板报的办报内容:关于月亮上有玉兔和蟾蜍的传说最早见于哪部典籍?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月亮常常作为美丽、温柔、皎洁的代名词,它寄托着人们无数美好的情感。月亮有许多优美典雅的别称,例如:玉盘、冰轮、宝镜、冰蟾、玉兔、蟾宫、婵娟等等。在这些众多的别名当中,牵涉到了两种动物——蟾蜍和兔子。为什么人们要用这两种动物来代表月亮呢?在我们熟悉的传说中,月亮里面有嫦娥、玉兔、吴刚和桂花树,他们从何而来?那一只蟾蜍又到哪里去了呢?
当前发现的最早的有纹样的彩陶是仰韶半坡彩陶,它的纹饰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非常丰富,这其中就有蛙的形象。这个时期的蛙纹还显得十分的幼稚和笨拙。随着时间的推移,蛙纹和其他出现在彩陶上花纹一样,从一开始的写实、生动、形象多样化,逐步走向图案化和规范化。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在汉墓的帛画上,我们可以看到,蛙纹已经演变成为一只蟾蜍两脚分立,站在一弯月亮上的形象。有的考古专家认为彩陶花纹有可能是原始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如果这个推测是正确的,那么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关于蛙的故事,其中一些就有可能和图腾崇拜有关。蛙的形象逐渐演变为代表月亮的蟾蜍,这就可能是对月亮神的崇拜在彩陶上的体现。蛙纹可以称作是彩陶纹饰的母题之一,它延续发展了很长时间,这本身就说明它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一个民族的信仰和传统观念相联系的。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汉代石刻画像里,有伏羲氏和女娲手里托着日月轮的形象,女娲手中托的月轮里就有蟾蜍在捣药。关于这一点,我国古代神话中有记载,这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关。
中秋节黑板报图
嫦娥奔月的神话记载最早见于《归藏》(已亡佚),里边说:“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淮南子》中则记载了嫦娥奔入月宫之后化为蟾蜍的情节,说嫦娥“讬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由此可见,嫦娥化为蟾蜍的传说,从很早就有了。但这不免让人产生疑问,古往今来嫦娥都被称赞为绝色的美人,她怎么会在奔入月宫后变形成为蟾蜍,也就是蛤蟆这么一种丑陋的动物呢?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大概是因为随着封建社会的巩固,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加重,对嫦娥偷窃仙药,背着丈夫跑到月亮里的叛逆行为十分不满,因此故意对她进行丑化。奔月后的嫦娥不仅变为蟾蜍,而且还在月宫中捣药做苦工,唐代李商隐就有“嫦娥捣药无穷已”的诗句,这表明了人们最初对嫦娥的谴责态度。
但是这样的偏见并没有持续很久,到了六朝以后,嫦娥的地位开始逐渐升高。六朝宋代的谢庄写了一篇《月赋》,里面有“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的句子。这时候的嫦娥已经不再是捣药的蟾蜍,而被置身于天帝的宫廷中了。到了唐代以后,诗人和文人对嫦娥寄予了深厚的同情,比如李白的《把酒问月》中写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常娥》一诗中写道:“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虽然对嫦娥略有微词,但仍是寄予了很深的同情。
嫦娥的这种地位的改变,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月亮的印象非常美好。月亮美丽可爱,嫦娥就居住在这个美丽可爱的月亮里边,久而久之,人们就渐渐把月亮的形象与嫦娥的形象联系起来,二者合而为一。嫦娥化为蟾蜍的古老传说从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消退了,而在广寒宫中孤独居住的月中仙子嫦娥的美好形象就渐渐产生了。时间越久,嫦娥在人们心目中就具有了越来越多的美的属性,比如美丽、温柔、善良、聪明等,她和天上的月亮一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个相当崇高的地位。而捣药的蟾蜍也逐渐被乖巧、温顺的白兔代替了。
从月亮神话传说的记载和历史考古资料来看,月亮里的事物变化顺序大概是这样的:首先是汉代石刻画像中所画的,月中有两人一蟾,蟾蜍在捣药,两人中一人手持不死树,另一人捧着盛不死药的器皿接下来是《西阳杂记》里边记载,月中有桂花树、蟾蜍和吴刚;大约到了魏晋时期,月亮中就有了嫦娥、玉兔、桂花树和吴刚,这样定型下来,流传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