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的有关内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官话
在先秦、两汉之时,民族大融合,不可能没有一种较多的人尤其是当官的人都懂得的语言,不然的话,秦始皇、汉武帝如何发号施令,如何与臣子对话?那种语言称为“雅言”。宋以后,那种通用语言称为“官话”。所谓“官话”,应该就是当官人彼此都能听得懂的话。那么,以何种语言作为官话?一般地说,京城在长安,长安话应是标准官话;京城在开封,开封话应是标准官话;京城到了南京,南京话又成了标准的官话。由于辽、金、元、明、清五朝都建都于北京,历经近千年,因此,以北京话为主的语言就很自然成为官话。以此类推,广东的官话就是广州话,香山的官话就是石岐话。
当然,有关“官话”,最准确最科学的解释应该如下:
官话(Mandarin)是汉语中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支。中国约70%的人口以官话为母语。官话在中国北方地区、南方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作为母语使用。
推广普通话的黑板报
历史上对官话的分区方法多种多样,过去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成都话、西安话、扬州话为代表。华北官话、西北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北方的东部和西部,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南方除吴、赣、湘、粤、闽、客家等方言区以外广大地区的西部和东部。1987年,《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官话划分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八大类,这才成为方言学界事实上的分类标准。
官话的特点,就是官话内部一致性比较大,除了南方地区的部分官话之外,大部分地区都能够彼此通话。官话方言的名字由官方标准话演变而来,由于北方汉族人口主要使用官话方言,而非官话方言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南方或者说东南一带等原因,过去有人称整个官话方言为北方方言。实际上,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两大官话方言人口都分布在南方。并且,作为中国标准语的官话,东晋南北朝以来分为南北两支,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北方官话直到清代中叶以后才逐渐取代江淮方言系的南方官话成为中国官方的标准语。
了解了上述的情况,我们可以想象,在清末民初,孙中山和袁世凯交谈,必须要学着操“华北官话”,不然,身为河南项城人的袁世凯,是很难听懂以广东话为母语的孙中山所言为何的。进而,我们也可以想象,无论洪秀全还是郑观应,无论邓世昌还是詹天佑,无论康有为还是梁启超,无论胡汉民还是许崇智,无论廖仲恺还是汪精卫,要与北方人士同志交流,不使用官话必然就“鸡同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