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妍皮不裹痴骨成语故事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妍皮不裹痴骨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妍皮不裹痴骨
【拼音】
yán pí bù guǒ chī gǔ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慕容超自以诸父在东,担心被姚氏所用,就假装行乞。前秦人看不起他,只有姚绍认为他是个人才就要姚兴给他官位。姚兴召见他,慕容超故意隐匿自己的才华。姚兴十分鄙视他,对姚绍说:“自古说的‘妍皮不裹痴骨’,此话不真。”
【出处】
《晋书·慕容超载记》:“ 超自以诸父在东,恐为 姚氏 所录,乃阳狂行乞。 秦人贱之,惟姚绍见而异焉,劝兴(姚兴)拘以爵位。召见与语,超深自晦匿,兴大鄙之,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
【解释】
谓外美必内慧,表里一致。
【释义】
分字解释
妍
妍:yán <形>美;美丽。刘知几《史通·惑经》:『明镜之照物也,妍媸必露。』
皮
皮:pí
1、<名>皮。《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又] 比喻表面,浅薄。《史记·郦食其传》:『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
2、<名>皮侯,兽皮制的箭靶。《仪礼·乡谢礼》:『射不主皮。』
3、<动>剥去皮。《史记·刺客列传》:『因自皮面抉眼。』
[皮里阳秋] 皮里,心里。阳秋,即《春秋》,其记事原则是寓褒贬于字里行间,不外露。
不
不:bú
1、<副>不,表一般否定。
2、<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不决,何也?』
3、<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
1、<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2、<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不焉。』
[不齿] 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 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不足以称宗庙。』
裹
裹:guǒ
(1)(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裹;裹腿;用绷带把伤口裹好。
(2)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匪军撤退时,裹走了几个村子的人。
(3)<方>吸(奶)。如: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裹奶。
痴
痴:chī
1、<形>傻;呆。《促织》:『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
2、<形>着迷;入迷。张岱《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王冕读书》:『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痴騃] 呆傻。《周礼·秋官·司刺》郑玄注:『蠢愚,生而痴童昏者。』(童昏:年幼无知。)
[痴狂] 1.疯癫。王充《论衡·率性》:『有痴之疾,歌啼于路。』2.无知而任性。元稹《六年春遣怀》诗:『童稚痴撩乱走,绣毬花仗满堂前。』
[痴顽] 愚顽无知。常作为自谦之词。
骨
骨:gǔ
1、<名>骨头。《殽之战》:『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又] 指死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名>文学作品的刚健的风格。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
[又] 人的气质、气概。《宋书·武帝纪》:『及长,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
[骨力] (1)力气。(2)笔法雄健有力。
[骨立] 人相当消瘦。
美丽的皮肤,不包裹丑陋的骨头。比喻表里如一,秀外慧中。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示例】
1、内马肝,外犀革,此谓妍皮不裹痴骨。 清·张岱《石皮妍铭》
2、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妍皮不裹痴骨”几个大字。
(2)南通第一中学的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妍皮不裹痴骨”。
(3)小红写不出成语“妍皮不裹痴骨”的拼音。
(4)小霖不会写成语“妍皮不裹痴骨”的最后一个字。
(5)忠轩叔叔给碧霞和清伊介绍了“妍皮不裹痴骨”的成语故事。
(6)清·张岱《石皮妍铭》:『内马肝,外犀革,此谓妍皮不裹痴骨。』。
(7)去往十堰的时候,魏爷爷给他的小孙子和孙女讲述了『妍皮不裹痴骨』的历史典故
(8)子平细看,惊叹二女之美貌,两花怒放,处变不惊,调度有方,妍皮不裹痴骨,不虚言啊。
【妍皮不裹痴骨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脱胎换骨的成语故事09-15
千金市骨成语故事05-10
千金市骨的成语故事06-29
玉痴09-21
古代成语故事:千金市骨04-24
宠辱不惊成语故事08-15
出污泥而不染成语故事06-26
朽木不雕成语故事06-26
妙处不传成语故事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