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的下场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骗子的下场童话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一棵枣树上住着一对斑鸠,终年以树上的椰枣为生,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在这棵枣树下住着的箭猪一家,却终日四处觅食。为能糊口而奔波劳累。箭猪十分嫉妒斑鸠愉快而平静的生活,觉得自己处境清苦,向往斑鸠的处境,却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它自言自语道:
"我和它们共处一树,但生活水平却有天壤之别,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过得比我好,一定要想方设法作弄。欺骗它们一下才行!"
主意已定,箭猪便在树根下掘个地洞,作为它和妻子的居室,另外在居室的左边修筑了一个礼拜坛,便经常呆在坛上,口中念念有词,终日修功悟道,佯作远避世尘,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样子。
树上的斑鸠看到树下的箭猪如此虔诚膜拜,清心寡欲。廉洁自律,心中油然生出崇敬心情,对箭猪十分钦佩。尊重,便主动地前去拜访它。接近它,并怀着景仰的心情问它:
"我看到您整天在坛上修身养性,十分不易,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功悟道的?"
箭猪装出沉稳的神态回答道:"已经有三十年了。"
斑鸠一听,对箭猪更加佩服了,便关心地又问:
"那么,这么长时间里,你都吃什么。穿什么,怎样过活的呢?"
箭猪冷静地说:"很简单,我不贪图荣华富贵,吃嘛,就吃从树上落下来的枣子,穿嘛,就穿粗陋的荆棘,除此别无所求。"
斑鸠对箭猪敬佩之情,更深一层,又问:
"我看你们总是呆在树下,而不到别的地方去住,这又是为什么呢?"
箭猪胸有成竹地说:"我选择此地为住所,只是为了要启发那些走错道路而执迷不悟的人。"
斑鸠说:"过去我对您的认识实在是太肤浅了,如今当另眼相待,而且您修炼的功夫和道行,真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能拜您为师吗?"
箭猪在斑鸠眼里一下子变得身价百倍,心里就甭提有多么得意了。但是,它为了让斑鸠对自己深信不疑,便装作很慎重的样子,说道:
"话虽可以这么说,但是言与行究竟是两个概念,世界上言行不一。言不由衷者多矣,而言行不一,脱离实际的大话。空话,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所以,我们要提倡听其言,观其行。有个农民,在播种季节,他却守着种子,左顾右盼,疑心多虚,不能当机立断。适时播种。别人劝他要适时播种,他却说:'今年的年景不好,收成不保险,我不能贸然播种插秧,更不能多下种子,否则,到头来歉收,甚至于连本也收不回来呢!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就这样,这个农民在播种时节没有播种插秧,坐误时令;到了收获季节,其他农民都喜获丰收,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而他却颗粒无收,只能忍饥挨饿。不仅如此,他还一直消沉下去,终于忧郁成疾。一病不起,死去了。"
斑鸠听了箭猪一席话,诚惶诚恐,忙求教于它道:
"那么,请问我该怎样做才能够摆脱世务,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修身养性上去呢?"
箭猪以训导者的口吻说:"你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自己的归宿精打细算。目前,你要面对现实,有点食物勉强糊口,就应该满足了,俗话说,知足者,方能常乐啊。"
斑鸠进一步求教道:"我具体的做法又是什么呢?我是飞禽,这树上的枣子是我生活的来源,因此我不能离开枣树,否则我就难以找到安身立命之地了。"
箭猪见时机业已成熟,便进一步说:"这样吧,你把树上的枣子打下够你们两口子全年食用的,将它收藏在这树下的地洞里,然后从树上飞下来,搬到我窝里来和我住在一起,来和我一齐修养。锻炼。在这个时期,你可以吃储备的粮食,待你的道行修炼到家了,也就习惯了这种乐天安命。节衣缩食的俭朴。淡泊的生活了。"
斑鸠对箭猪敬佩得五体投地,说道:"你告诉我归宿的秘诀,并指点我修炼的途径,你的好心肠,必将得到好报的。"
说干就干,斑鸠要把箭猪的训导,变成自己的行动,它与妻子商量好,便一齐动手。一鼓作气地把树上的椰枣一个不剩地。干干净净地弄到地上,准备和箭猪一起将枣子搬运到地洞里去,储藏起来,这样,斑鸠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在礼拜坛上和箭猪一起修身养性了。
在斑鸠把树上的枣子弄下来时,树下的箭猪就及时地把落下来的.枣子搬进地洞里,将地洞塞得满满的。此时它心里非常激动,想着:斑鸠按我的指引,将树上的枣子弄下来,然后斑鸠必然与我一起修炼。进食,到那时我就可以伺机扑过去,将它们逮住。吃掉。这样一来,我就可以独霸一方,独享枣子了。
斑鸠夫妇尽心尽力地按箭猪的指点去做,辛辛苦苦地打落了树上所有的枣子。它们从树上飞下来时,见地上几乎所有的枣子都被箭猪搬进自己的地洞里,心里便觉得不对劲儿,它们非常客气地对箭猪说:
"廉洁。知法的箭猪啊,你知道我们夫妇是靠这树上的枣子维持生命的,没有了枣子,也就没了活路,可是我们打下来的枣子却不翼而飞。踪影全无了,你说,这可叫我们怎么办呢?"
箭猪装作吃惊的样子说:"真有此事?也许叫大风给刮走了呢!"它又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说:"其实做人的道理,应该淡泊食物本身,专向供给衣食的安拉祈求,那才是取得成功的正路呢!"
接着,箭猪又系统。详尽。有条不紊地向斑鸠大讲特讲廉洁奉公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坚持修身养性所取得的累累硕果,斑鸠夫妇认真地听着,不时地发出感叹声。赞许声,最后身不由己地跟着箭猪进了地洞。
斑鸠夫妻刚一进洞,箭猪便一转身,将洞口堵住,随即张牙舞爪,要扑向斑鸠,欲将它们撕烂。吃掉。斑鸠夫妇喜滋滋地跟着箭猪进了地洞,看到里面堆得满满的枣子,心想,不管怎么说,以后可以与箭猪共同修炼。一起享用枣子了。不料箭猪把住洞口,张着大口扑来,要吃掉自己,不禁大吃一惊。但是它们在危难时刻却处惊不乱,而是怒目正视箭猪,义正辞严地正告它:
"且慢,你想干什么?你怎么洞里洞外判若两人呢!?难道你不知道,最后的胜利是属于受屈辱。受欺骗的人吗?我奉劝你尽快消除坑蒙拐骗的念头,否则你就会栽跟头,最终落得欺蒙商人的那两个骗子的可悲下场!"
箭猪在斑鸠的凛然正气面前,变得胆怯了,它不由自主地问道:
"那么,那两个骗子又是如何蒙骗商人的呢?"
《一千零一夜》
《骗子的故事》出自《一千零一夜》童话故事。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
该作讲述古代阿拉伯地区有一位国王叫山鲁亚尔,他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宫相维齐尔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山鲁佐德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因爱听故事而不忍杀她,允许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因其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故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创作背景
《一千零一夜》的形成发展过程经历了漫长的8个世纪。《一千零一夜》的名称出自这部故事集开头的第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海上有一个岛国叫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发现王后和妃子“不贞”,杀死她们后,国王每夜都要新娶一个少女,翌晨杀掉。“百姓受此威胁,十分恐怖,都带着女儿逃走。可是国王照例追令宰相替他寻找女子,供他虐杀,当时的妇女,不是死于国王刀下,便是逃之夭夭。城中十室九空”。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使无辜妇女免遭屠戮,自愿嫁给国王。她用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国王兴趣而暂不杀她,这样夜复一夜直至连续讲了一千零一夜,大都是劝善惩恶的故事,最终国王被感化,与她白头偕老。《一千零一夜》实际上并没有一千零一个故事。按阿拉伯人的语言习惯,在一百或一千之后加一,旨在强调其多。据阿拉伯原文版统计,全书共有134个大故事,每个大故事又包含若干个中故事、小故事,以山鲁佐德讲故事作为发端,组成一个庞大的故事群。
《一千零一夜》实际上是由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的各国人民集体创作而成。早在公元6世纪,印度、波斯等地的民间故事就流传到伊拉克、叙利亚一带。公元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此时,阿拉伯民族固有的文化受到了被其征服的叙利亚、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等地文化的影响,又吸收了希腊和印度的古代文化,创造出中世纪阿拉伯灿烂的新文化。《一千零一夜》于此间开始出现流传的手抄本,后来经过许多增补整理,大约到16世纪在埃及基本定型。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核心部分是波斯故事集《赫佐尔·艾夫萨乃》(即“一千个故事”),最初可能来源于印度,由梵文译为古波斯文再转译为阿拉伯文。第二部分,源于伊拉克,即以巴格达为中心、10-11世纪编写的阿拔斯王朝特别是哈伦·拉希德统治时期的故事。第三部分,源自埃及麦马立克王朝时期流传的故事。
【骗子的下场童话故事】相关文章:
省长与骗子01-21
骗子与商人01-21
蠢汉和驴子、骗子的故事08-09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01-21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04-21
动物王国里的骗子们的故事05-19
不研究对手下场的寓言故事11-13
童话故事有哪些:蜘蛛的网童话故事11-21
树精的童话故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