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为什么要去援疆?王华自己在日记里写道:“到新疆工作是人生的一种历练,是难得的经历。”
王华出生在江苏省丹阳市的一户普通农家,至今父母还住在十多年前的老房子里。王华是老两口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疼爱的一个。王华的三姐告诉我们,可能是怕父母担心,王华直到在新疆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才告诉他们。
江苏镇江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办公楼是王华在新疆工作的地方,办公桌上十二本工作笔记还安静地躺在那儿,虽然都是几点开什么会见什么人这样的流水账似的记录,但密密麻麻地日程仍能看出他把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很满。
据介绍,2014年镇江第二批对口援疆,累计投入援疆资金5.73亿元,实施援疆项目55个,超过80%的援疆资金投向民生改善、城镇化和教育等领域。而王华在援疆期间主要负责的就是教育、卫生和产业援疆。为了让项目落到实处,王华紧盯每一个项目,亲自跟踪、反复核对。
可克达拉市医院的康复综合大楼是此次援疆中卫生援疆项目里面最早开工建设的,从2014年5月开工建设后,原划投入2000万,在王华的反复争取下,又追加了500万,如今它是当地医院医疗条件最好的大楼。由此所带来的变化,作为已经在这所医院工作了27年的呼吸科主任彭燕感触颇深。
彭燕所在的呼吸科就是在援疆医疗组的扶持下成立起来的,而此前他们有设备却没有专业技术人员。
对于一个医院来说,有了水平较好的硬件设施还远远不够,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解决当地老百姓的看病难问题,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医护人员是不行的,而这其实也是王华一直在想方设法解决的事情。
2014年,王华和同事们把第三批镇江援疆医疗专家请到可克达拉市医院,彭燕跟随专家们逐步掌握了电子支气管镜下诊断及治疗术,不到一年时间,她就能独立操作手术,填补了医院这一技术的空白。
一方面要改善民生,一方面要发展经济,王华还带领着镇江援疆前方工作组成员参与到了招商引资的工作中,他多次往返镇江和新疆,尽力为产业援疆争取落地项目。
一家做材料的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最终决定来新疆投资建厂,就是被镇江援疆工作组、特别是王华的诚意所打动。
从镇江引进来的这些企业落户当地后,王华时常会去企业看看,除了关心企业生产,还经常帮企业四处联系推销产品。
王华的同事告诉记者,他们38名援疆干部从2013年12月9号报到开始,已在一起朝夕相处了33个月,陆志荣比王华晚去新疆半年,虽然平日不在一个地方工作,但每个月王华总会召集来自镇江的同志开个碰头会。他说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论在哪里工作,王华希望能做事,最爱说的就是不要总把援疆挂在嘴上。
王华的同事告诉记者,王华平时不喜欢交际应酬,工作之余喜欢记日记、写散文,每天他都会和妻子微信、视频。
其实,对于妻子,王华心中充满了愧疚。在一篇2014年10月份的日记里他这样写到。“由于我的不在,妻要承受巨大的的压力,一边要关心儿子,一边要应付老人的抱怨,时不时的也跟我牢骚,于是一家人都不舒服,但除了让妻对我牢骚之外我能做什么呢?”
而除了惦念妻子,王华最想念就是儿子。
在王华的一篇日记里,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愧疚。“两个多月回一次家,对儿子的喜怒哀乐不能随时分享与承受,不能随时与儿子交流,虽然每次回家都与儿子长谈一次,但十岁的儿子要的是陪伴而不是说教,要的是贴身的温暖而不是遥远的祝福,可是,又能怎样呢?”
从2014年以来,镇江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实施援疆项目55个,2014年、2015年援建项目全部投入使用,2016年的基础建设项目也已经接近尾声,王华和同事们紧张的工作让镇江市援疆前方指挥部在多次考核中位列前列,荣获援疆工作先进师、兵团突出贡献奖等多个奖项。
王华说,援疆要做主人,不做客人,更不做看客。他说得深切,更做得扎实。现在,他的援疆工作提前结束了,但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将会永远记住他,永远把它当作这里的主人,永远与他一起分享喜悦与荣光。这正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价值,所以它才会感动天南地北、老老少少的受众。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王华,都渴望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有益于人民。王华引起关注,说明正能量是主流。大胆说、勇敢做,让我们都去传播正能量,贡献正能量。
更多热门心得体会推荐:
1.2016年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3.2016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6.关于2016援疆干部王华事迹学习体会范文
7.2016党员学习援疆干部王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