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7-04-20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016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会喜欢!

  【2016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

  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源于题目中的“积极”一词,我的心里泛着一丝不解,因为“积极”是正能量的代名词,是向上与进取精神的浓缩。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是每天都在向学生传递着“积极”与“进取”吗?随着读书的深入,我陷入了沉思,任教授犀利的笔锋拨动着我心灵深处的那根弦,他平实的语言浸润着我,在不知不觉中去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到底存在着多少不足,去反观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中还存有多少不当?

  一、抑郁悲观——学生的灰色地带

  任教授指出,目前绝大多数的教育者总是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应对学生各种外显或潜在的问题上,教师对待学生就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习动机不足、不良的学习习惯或行为习惯等等。是啊,这种失去平衡的“类医学”式的教育导致了一个接一个的后果——大量的学生存在抑郁情绪,悲观变得流行,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普遍较低。学生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找不到自信和乐趣,教育的味道发生了改变,逼得学生满腹仇怨一肚子苦水,悲观厌学。

  2014年1月6日《中国教育报》全文刊登了一位学生家长的来信,信中的那个男孩“任打任罚,一个字不写”、“乱写作业仅仅是想让老师难过”,孩子感觉学校就像牢笼,老师的逼迫、了无生机的学习给他带来的只能是烦恼,而非幸福,带给他的不是应有的生存能力,而是人生的灰色阴影。甚至是孩子的许多正常的积极功能,比如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等等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教育自身无疑走进了死胡同。

  二、积极评价——人生的幸福密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学习习惯或行为习惯上的“问题学生”。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突出,随意插嘴、不受约束、过度表现、影响课堂纪律,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学习压力的副课而言,这些在课堂中过分活跃的学生,实在让老师觉得很头疼。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在课堂中对其进行严肃批评、课后个别谈心教育,可是收效甚微,甚至有的学生屡教不改,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当某些学生在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讽时,便会产生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的心理。在经历了一系列失败之后,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永远都只能是失败。一旦这样的“习得性无助”形成,学生就不愿意再付出认真的努力。

  或许,这些“问题学生”一开始的表现只是因为对学科有一定的兴趣,急于表现和参与其中,吸引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但是这种不符合课堂要求的行为,往往会被视为影响课堂纪律,批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久而久之,一次次的参与热情被泼了冷水,慢慢地,这些学生心中也许会认为老师并不欣赏他们的参与,这些举动会遭到批评,原本的学习兴趣也随之丧失,故意破坏课堂纪律成了目的。

  《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就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避免和控制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发生,不要随意的为学生“定性”,要注意自己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内心想法的分析、在批评教育的技巧上多花一些心思。要多想一想学生如此表现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根据规则和标准进行对错的判断,甚至粗暴的批评。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评价”的力量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学生的正面、积极的评价虽然是无形的,但这股无形的力量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就像教育名言所说“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信心,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感到自卑。”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赞扬与鼓励,不希望听到的总是批评与指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更是需要获得称赞的“力量”,需要成功体验,以及对学习的自信心。因为他们需要来自教师的肯定和期望,需要发现自身更多的闪光点,而不能被淹没在缺点中。一句鼓励和称赞的话语远胜过数句批评和讲道理,它能真正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获得认错的勇气、改进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作为教育者,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积极品质,从而使学生成长为心态积极、品德优良的人。

  三、积极乐观——人生的幸福底色

  积极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任教授通过调查发现,孩子一旦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他就能很快从生活中碰到的无助中恢复过来,在跌倒后,能很快爬起来,耸耸肩然后继续前行。而悲观的孩子在遇到挫折后,往往一蹶不振,沉溺在失败中很久,当他好不容易从一个失败经历中走出来,再遇到另一个挫折时,就又很容易陷入无助的情境,甚至认为自己坠入了无尽的深渊。如果学生能从小就养成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那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想,这就要求教师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孩子始终在积极的,兴致勃勃的状态下学习,而不要让人为繁琐的教学环节、“令人头痛的唠叨”消耗学生的心理资源。

  细细研读《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感触与收获同行,书中鲜明的观点都会碰撞出我灵魂深处的火花。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读书就像在照镜子,书籍会让我们清晰的看到自己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指引我们修正、弥补,不仅为自己,更为学生增添幸福的底色。

  《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一书中写到:“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就是积极。积极心理学从人存在的各种问题入手,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人解决一些困扰自身生活的各种心理问题,如抑郁症、恐惧症等;积极心理学也从人的各种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入手,其主要目的在于促使人的积极品质不断增长并使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包括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如乐观、善良、同情等品质的养成。”一下将从几个例子解释我对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看法

  【2016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2】

  在听了曲连坤老师讲的《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应用》后,“积极心理学”就成了学员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的确,曲老师给大家自然风趣的谈吐,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应用表达的可谓淋漓尽致。没有故作高深的说教,却给了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学到了全新的理念。

  在讲座中,曲老师首先明确了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心态,积极心理学就是关注幸福与力量的学问。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其中,曲老师的两个观点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一、 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传统文化

  什么才是文化?曲老师讲文化首先要遵循规则。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遵循规则就是文化,不遵循规则是不允许的。一个民族也要有一个民族的信仰,只有文化和信仰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积极的心理学。诸如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三纲五常”,不要说这是束缚了我们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至今对中国传统文化规则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单列“忠”、“孝”两点,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只有遵循着两点,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大众的尊重。试想:你若不遵循这两点,怎么能在中国这块神圣的土地上立足?还有“仁”、“礼”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条每一框、每一纲每一常都各责一方,都是我们所不能遗弃的。

  俗话说:月亮围绕地球转,才能出现阴晴圆缺、潮涨潮落;地球围绕太阳转,才有了四季更换、寒暑交替。不同的文化也就像宇宙中的每一颗星,各定其位、各负其责,才能使我们的民族能够自强不息。

  所以,要学习积极心理学,就要从学习传统文化开始。我们的教学也是一样,首先要教给学生的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们真正融入社会,学成做人。

  二、以身体协调促进心理协调

  苏联大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智力在手指尖上。意思是说,开发潜能首先要从身体开始,以身体的协调来促进智力的发展。曲老师在这里强调了耳朵的重要性,指出了音乐对于人智力发展的妙用。例如,医生对精神病患者的音乐疗法,医院中用不同节奏的音乐来带动不同程度病情的病人运动,先使他们的身体动作协调起来,从而促进智力的改善。

  曲老师还用儒家创始人孔子作例:在那个平均不到三十岁的年代,我们的孔圣人却能活到七十三岁高寿,很大原因是因为音乐的滋养。孔子曾无一日不歌,在音乐的熏陶下,使自己上进、平和、乐观。难怪有位名人曾说:一个挎着小提琴的人,是不可能去杀人的。

  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音乐来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引导。比如音乐铃声、集体活动音乐代替口令等等。就像曲老师所说:处处用心,处处有用心之处。当然,对音乐的选择也是要慎重的,积极的音乐自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消极的音乐同样会对学生身心产生消极影响。所以要带领孩子们去唱阳光歌曲,从而塑造他们的阳光心态。同时,我们教师自己也可以在这音乐中受到美的感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半天的讲座很快就结束了,经久不断的掌声是对曲老师的喜欢、认可与感激。掌声之后也留给我们深深的思索,这也将是我们心历的一次提高。


相关推荐

精彩抢先看New  Top

  • 12017参加湖南青马培训学习心得
  • 22017湖南青马培训学习心得
  • 3
  • 4学习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 52017观看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
  • 62017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观看心得体
  • 7关于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 82017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最热文章榜Hot  Top

  • 1学习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体会
  • 2两学一做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
  • 3讲看齐见行动讨论心得体会
  • 4大学思修课学习心得体会
  • 5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体会
  • 6发挥党员作用勇于担当作为心得体会
  • 7关于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体会
  • 8讲看齐见行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