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铺垫引导上“不作为”
在开展欣赏散文《秋天的雨》这一教学活动时,教师准备了散文的录音磁带,老师先让大家说说秋天有什么,接着就迫不及待地让孩子们反复地倾听散文。然后就提问:秋天的雨把颜色送给了谁,秋天的雨做了哪些事等。虽然有些孩子能在倾听中记住散文的内容,但他们根本没有理解散文,也无法联系生活实际走进散文的情境。
引导孩子在欣赏中理解散文所蕴藏的内涵是学习散文诗的目标,也是新《纲要》所倡导的一大基本理念。但是教师在语言活动中,如果对教学内容的有关背景、情境不作适当的铺垫,在孩子不得要领时不作画龙点睛的引导,只是一味地让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倾听,孩子就会缺乏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如果教师能够在孩子探索性学习之前作些适当的铺垫、引导,就可以充分调动孩子进入文本的积极性。在开展此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在雨天开展,在活动前让孩子先欣赏秋天的雨;在活动开展中,教师再借助多媒体让孩子欣赏,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让孩子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声尽情地观赏后再围绕散文中的文字来体验、感悟,并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但能为孩子的探索扫除障碍,给孩子的想像添上翅膀,还能为孩子的独特感悟打下基础。
在科学评价上“不作为”
在学习故事《岩石上的小蝌蚪》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小蝌蚪是怎样的孩子?假如说你是小蝌蚪,你会怎样做?此时孩子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小蝌蚪做得很对,我们应该守信用。”有的说:“小蝌蚪这样等哥哥肯定会被太阳晒死的,它应该听小鸭子的话。”还有的说:“是小哥哥不好,因为他没有守信用。”……面对孩子们的七嘴八舌,教师只是以微笑认可,没有作出适当的判断与引导。
在当前的语言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的倾向,即教师一味地强调孩子在探究性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多元体验,而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够重视。在学习中,孩子必然有自己的感悟,但由于孩子认知能力的局限,对文本作出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合理的,难免有是非之分。这就需要教师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科学评价,引领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岩石上的小蝌蚪》这一活动中,当孩子们觉得对小蝌蚪为守信用而失去生命的做法是对的时,教师应该加以引导,让孩子们明白守信用是应该的,但生命更重要。在碰到这类事情时,小蝌蚪应该选择到岩石边的小河里等小哥哥,这样既不失信用,也可以保住自己的生命。但是,如果教师对孩子的各种体验、反应都不置可否,就会丧失了语言活动的育人功能。因此,作为教师在深入挖掘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引导孩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作出多元反应的同时,不应放弃科学评价的引领,教师一定要在注意学习内容的价值取向、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再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和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在点拨提升上“不作为”
在学习故事《动物职业介绍所》时,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孩子,让孩子自主学习,重点探究各种小动物应该找什么工作。在活动开展中,老师先抛出一个问题让孩子们解决,然后就请孩子为自己桌上的小动物找相应的工作(具体工作内容的图片贴在四周的墙上)。此时,孩子们开始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座位上。老师一一检查后,发现有的孩子帮小动物找的工作不合适,但老师没有让孩子们说说为什么错了,而是马上请另外的孩子帮忙纠正,直到全部正确为止。
探究性学习强调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感悟、体验,最大程度地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但是由于孩子的知识有限,能力也处在发展之中,对故事的某些方面不可能立即领悟。在交流、反馈时,孩子往往会出现理解不深,甚至会出现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等情况。此时,如果教师放任自流,不及时加以点拨和提升,那么孩子的理解往往就会停留在表面,也就达不到探究的预期效果。如果教师在发现问题后提出:你为什么帮它找这个工作?什么样的的工作更合适?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积累经验。总之,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点拨、引导应是点燃孩子心智的火花,是孩子与文本情感通幽的“曲径”,是促进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以孩子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当今开展教学活动的主旋律。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应强调孩子的自主性,但不等于放任孩子。我们应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要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我们在为孩子丰富知识经验的同时,也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能大胆展示自我的空间,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作出适当的点拨、提升。这样,才能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实践中,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享受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争做四有好老师心得体会
5.2016关于四个不为学习心得体会
6.基层四个不为心得体会
7.观看筑梦中国教师心得体会
9.2016浅谈四个不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