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倡孝道,主张对父母要尊敬、奉养,不违背父母意愿。父母生时要事之以礼,死后要依礼安葬,依礼祭祀,经常追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知恩孝道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知恩孝道的心得体会1】
孝敬、孝顺、孝养、孝心合称孝道。
第一是孝敬。《论语》为政篇有四个人向孔子问孝,其中子游问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曾子说:“大孝事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人子尽孝,首在一个“敬”字,敬有尊敬、恭敬、礼敬之分。以下对上为尊,小心谨慎为恭,身心庄重为礼,《孝经》中说:“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有尊、有恭、有礼,则敬在其中,有敬自然有份量,敬和重相连,所以行孝首在敬重父母,视父母为天地日月,敬父母如泰山北斗,则孝在其中矣。
第二是孝顺。子游问孝,孔子说“色难”。色是脸色、表情、态度。孝父母态度和颜悦色,柔和顺从是很难做到的。《礼记祭义》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孝顺并不是一味的顺从父母,而是以顺情入理的方法侍奉父母,以赤诚之心感化父母,二十四孝中的大舜、闵子骞即是孝顺的楷模。孔子说的“奉父母几諌,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就是讲的孝顺之理。
第三是孝养。包括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即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未来远景三大方面对父母进行奉养。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最大心力为父母提供一个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安排调和好老人的精神生活,时常陪伴父母说话聊天,使之心情舒畅;帮助父母建立坚定的信仰,展望父母晚年的美好未来,让他们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的逼近;这样,老人就不会因年龄的岁岁增加而感到死亡的恐怖,她们只会感到夕阳无限好,不会有“只是近黄昏”的愁怅。孔子所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即是此理。养父母之志的另一层意思是:父母希望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我们怎么做,我们就尽可能做好,以宽慰父母之心,达成他们的愿望,正如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然而要圆满完成孝敬、孝顺、孝养这三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存有一个诚孝之心。“孝子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我们侍奉老人不是给父母几个钱,买几套好衣服,供养些好饭食,就是孝。孝要发自内心去做,要敬、要顺、要诚、要养父母的心志,要让老人从内心感到喜悦和温暖。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太多太多,而他们向儿女的索求确实太少,太少。他们希望儿女能团结友爱,自立自强;希望儿女能遵纪守法,勤奋敬业;希望儿女能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希望儿女能在闲暇之时陪他们谈谈心,说说话,聊聊天;这样他们就满足了,而这些微不足道的要求我们做到了吗?我们理解老人的孤独心灵吗?我们在莫明其妙地起早贪黑,我们在为虚幻不实的功名利禄贪奢奔走,每到老人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家,我们只是回答一个字“忙”。什么是“忙”?“心”“亡”为忙。我们那一颗本来纯真善良的心丢失了,哀莫大于心死,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赶快找回本有的童心、诚心和良心,用心去感受父母的恩德,用心去孝顺我们的父母吧!因为父母一年一年衰老,来日不长,行孝不能等啊!“老年难做少年事,年少不知年老心。”多与老人沟通,多与老人交心,用我们真诚的心,用我们真挚的爱去知恩、感恩、报恩,去孝敬、孝养、孝顺父母吧!这样或许才能弥补我们以前的过失,我们的良心或许会多一分安宁,即使我们竭尽全力去做,也难报父母的大恩大德于万分之一。“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为人子者能付出父母对儿女爱心的万分之一,定是天下第一孝子,何况我们的孝心几乎全失?“爱日以承欢,莫待丁兰刻木祀;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豕逮亲存”,清明时节,祭祀先人,祭品固然丰盛,远不及父母健在之日的点滴供养。
以至诚孝心而做到孝敬、孝养、孝顺就是知恩、感恩、报恩的具体表现。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天高地厚之恩。倾东海之水,难以报答父母的大恩大德;移泰山五岳,难以弥补父母的养育之情。只要我们能用真诚、至诚、度诚之孝心去做,我们就能奠定人道的根基,就能成就人子之孝道,孝道的建立将奠定我们人生事业的基石,将“孝”字扩充倒社会,扩充到天下;天下将是爱的天下,世界将充满温馨的大爱、至爱、博爱、真爱。《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是讲从“事亲行孝”开始,建立孝道,然后方能立身立业,事奉君主,乃至立身治世、化育天下。《孝经》十八章,首先讲了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人之孝和庶人之孝,强调唯有“孝”才能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佛教经典中有一部经叫《地藏菩萨本愿经》,此经称为佛门中孝经,是释迦佛在天上为其母摩耶夫人所说。地为心地,藏乃宝藏,其寓意是心地的宝藏即是一个孝字,因为“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由心而觅,感无不通”。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寸田尺宅可治生,万法由心造,一切功德皆建立在心田之上,所以欲成就孝道,务必从一颗赤诚的孝心开始。
【关于知恩孝道的心得体会2】
感恩之心,应从具备,在讲座上,任老师问出的问题,让人需要深切思考,我们为何而读书?这句话或许让多少人迷惑,这个答案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的。祖国让我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让我们好好学习,获得知识,懂得人生道理,所以我们应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如何感恩祖国,是想那非洲的第一位运动员——约翰,在马拉松跑道上,虽然身受重伤,却仍然坚持跑到终点仰天长啸:“祖国!妈妈!我到终点了!”又像那红莲将军,在中国正受蔑视的时候,他却在一木板上刻上:我是中国人。并挂在胸前,在世界各地都将木牌亮于胸前,在全球人面前表现出:我是中国人,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所以感恩要从祖国开始,想感恩就做到,像周总理所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听任老师深情的讲着,心中立志报效祖国,这时一段歌声传了出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报恩师为先
是谁,在夜晚大家都入睡的时候,他还在月光下批改作业;是谁,离开了自己心爱的家乡,到陌生的学校为人民服务。是他,是我们亲爱的老师。任老师那俩故事仍在心中回荡:一位人名教师——李老师,不在城中享受幸福生活,却在四川乡下,在那艰苦的环境下,为了那里渴求知识的孩子教了16年,无怨无恨。还有一位老师的孩子时常抱怨自己的妈妈从来没有陪伴过自己,甚至没在一起吃过饭,可是老师告诉自己的孩子:“你虽然是我的宝贝,可是班里的人也都是我的孩子啊,我的宝贝啊!”
听了这两个故事,不禁想起我的老师,他也是离开自己儿女,他也将所有的心思放在班里的学生上,心中不禁想起:老师您会寂寞吗?老师您工作辛苦吗?
师恩无量,您如红烛,点明前途;您如书籍,教书育人。我在台下听着,不禁看了看老师,慈祥的面孔。任老师让每班学生都去抱抱自己的老师,我抱住老师,怀中多么温暖,真想一直这样抱着他,在他在臂弯下长大成人……
百善孝为先
现在我们都在接受教育,可是随着时间推久,人们渐渐忘了教的含义,“教”是由一个“孝”和一个“文”构成的,意思是先做到孝,再学会文,中国五千年文化,第一句教书育人的话就是:首孝悌,次谨信。
看着坐在旁边的母亲,头上的白发又多了几条,为我学习操尽了心吧!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条,工作很辛苦吧!手上又起皮,洗衣服的时候肯定很冷吧!
任老师讲了一个企业家的故事:这位企业家在母亲一个人的爱护长大,并赚了钱,并每个月把所赚的钱的十分之一给母亲,为此跟老婆吵了好几场架。可是母亲在临终前却把钱一分不差的还给他。企业家顿时明白:天底下的母亲都是这样不求回报,只求身上掉下来的那块肉能平平安安的,快快乐乐的,自己受过的苦不要在自己孩子身上发生,自己受过的罪不要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现,孩子要比自己过得好就够了。
父母亲何尝不是如此?都只为孩子付出,不求回报,看妈妈半夜洗衣,看爸爸清晨工作,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孩子!
任老师让30位同学上台,一位位同学都喊出:“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每一句话都震撼我的心灵……
尽孝道,懂感恩
听了任老师的演讲,在我心中立志要懂感恩,要尽孝道。
在母亲洗衣手冻僵的时候送去一杯热茶;在父亲工作归来的时候,给他递一块毛巾;在爷爷腰酸背痛的时候,帮他锤锤背;在奶奶要买菜的时候,去帮她跑一趟。我知道这些事远远比不上他们为我做的万分之一,我只希望能让他们有一丝的舒服,欣慰便可,大家何不学我一起尽孝道?
在老师口渴的时候,去帮他打一杯水,解他那干燥之喉;在老师要上课的时候,帮他拿拿作业,搬搬书本;在老师寂寞的时候,陪他谈谈心,聊聊事。或许这也不及他为我付出的万分之一,可是这能让他觉得自己心中的孩子心中有他,大家何不学我一同报师恩?
在中国迈向发达的时候,我要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国家的下一接接班人,让国家更加辉煌,让国家更加富强,这不是对养育我们的祖国最好的回报吗?
我们要尽孝道,懂感恩,或许这点回报对他们说不及万分之一,却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让他们心中感到高兴欣慰,这不就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