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烽火连天,儿女沙场。78年前的7月,在民族解放的召唤下,多少热血青年曾抛妻弃子,为家国决意赴死!78年后的今天,那场由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硝烟虽然早已散去,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也已由我们的先辈完成,但集温情与豪情于一身的抗日先烈,在血洒疆场之时,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在敌人的囚车中,于字里行间挥洒出来的真情,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这是戴安澜留给家人的最后遗书;“为国家民族之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无半点改变。”这是张自忠的抗战家书;“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这是左权的抗战家书;“夫君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的,人终有死,我死你不必悲伤”,这是吉鸿昌给妻子的绝笔家书……
一位评论家曾感言: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是啊,当我们再次捧读这一封封凝聚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坚韧不屈的理想、信念的抗战家书时,除了能感受到英烈们以身殉国的赤子之心、为国赴死的慷慨悲壮之外,还能感受到他们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母的浓浓亲情,以及为了民族存亡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对家人的愧疚。这样的家书有血有肉,感天地、泣鬼神。
鲁迅先生曾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先生所说的“民魂”,就是理想信念、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核”,不论抗战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都需要这种正义、担当和血性。英烈们的抗战家书,不仅彰显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英雄气概,也满蕴修身、齐家、礼仪、教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闪耀着追求真理,争取公平与正义,提倡无私奉献等传统文化价值的光辉。
回顾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忘乎所以,因为我们是处在一个在国家实力做后盾的相对和平时期,一旦实力弱了,必然会受欺负。古代孟子就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我们也要居安思危。所以我们要永远记住历史,不忘国耻,因为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落后就要受歧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人人都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学好自己应学的一切。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个人力量很小,但我相信积小流成江海,我们的祖国便会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2015中学生看《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的相关文章:
5.
6.2015观《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心得体会
7.开学第一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