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7-08-03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三)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适度有序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推进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促进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构建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快农田灌溉渠系配套建设,继续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全面开展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和灌溉技术提升,加快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认真开展节水农业示范,突出抓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等节水配套技术,在武山、麦积2个县区重点推广膜下滴灌和垄膜沟灌技术。到2020年,全市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应用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实现“年节水1000万方、增收1000万元”目标。(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的要求,突出特色产业间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积极探索农牧结合、产加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集约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子。加快促进玉米、马铃薯种植和草食畜牧业有机结合,积极推广“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果园(菜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秸秆及养殖场废弃物—基质—食用菌基地—菌糠—生物饲料有机肥—生态养殖和有机农业”、“马铃薯加工副产物—发酵—饲料—生态养殖”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动企业、园区生产小循环和区域产业大循环良性互动。鼓励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引导秸秆饲用玉米、青贮玉米、紫花苜蓿和草食畜牧业协同发展。加快秸秆收获、打捆、加工粉碎、裹包、制粒、打浆等机械设备推广应用,加强秸秆青贮氨化窖池、储草库建设,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合理利用“四荒地”、退耕地,发展人工种植紫花苜蓿,拓展优质牧草发展空间。到2020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5%。(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3.认真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合理制定施肥限量标准,优化氮、磷、钾配比,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精量施肥、保护性耕作技术,推进精准施肥,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到2020年,全市无公害农药、生物农药推广面积分别达到500万亩和200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尾菜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0%和50%以上。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率稳定在98%以上,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4.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鼓励在养殖密集区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车间或生产厂。推进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开展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试点,稳步推进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大力开展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青黄贮饲料化、微生物腐化和固化炭化等新技术示范,加快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利用;推进马铃薯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综合治理地膜污染,扶持建设一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网点,鼓励企业回收废旧农膜;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扶持企业、合作社等对蔬菜流通环节产生的尾菜进行资源化利用。(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加快转变农业管理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关键领域改革,创新管理手段,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政策、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制度等机制,构建现代农业管理体系,释放农业发展活力。

  1.推进农村产权和权能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上半年全面完成武山、秦安、清水3个整县推进县工作任务,年底基本完成其他4个两年推进县区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开展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新机制。深化水利和林业改革,继续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流转方式。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开展集体林地股份制改革试点,促进民营林场发展。大力推广甘谷县“三社合一”村级农民供销互助合作社模式,推进资金互助、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技能培训、公共服务领域向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延伸拓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供销社,各县区人民政府)

  2.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推进农业科研机构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农业科技人员激励政策,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鼓励以企业为主体、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或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参与重大农业技术创新项目。推进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对企业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发挥企业在品种选育、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主体作用,加快农业产业化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突破。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试点建设,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完善科技特派员考核及奖励机制。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依托各级现代农业示范(科技)园区,搭建多形式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条件能力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办学,促进学历、技能和创业培养相互衔接,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00人以上,培训农民12万人次以上。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明确种业科研分工,推动科研人员和育种资源向企业流动,重点抓好马铃薯、小麦、玉米、蔬菜、油菜育种基地建设。到2020年,建成相对集中、长期稳定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17.5万亩,良种对农业增产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主要作物商品种供应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3.推进法治农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重点工作。深化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推进农林牧水利等领域内的综合执法,依法完善各类执法主体,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妥善处理好农村改革中涉及到的群众利益问题。继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持续开展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瘦肉精”、生鲜乳、生猪屠宰、水产品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落实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管理相对人的主体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编办、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畜牧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4.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积极推动种养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全过程信息化。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加快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加强粮食储运监管领域物联网建设。实施“金农”工程二期,加强农业大数据建设,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立农业农村数据采集、运算、应用、服务体系。整合涉农部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灾害预警预报、执法监管、产权交易等方面应用,加快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1.完善农业政策支持保护体系。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继续增加财政投入,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安排专项资金,强化预算执行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进扶持方式,对部分公益性项目以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方式扶持,加大生产经营性项目贷款贴息、担保、保险和风险补偿比例,撬动社会资本跟进投入。全面落实粮食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土地流转激励扶持政策,支持开展种养循环农业示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休闲农业建设、农业品牌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建设等项目。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信息进村入户、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中低产田改造、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等工程,加强农业保险服务,全面落实农业保险补贴。积极争取牛羊养殖大县财政补助政策,完善设施农业扶持和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提高牲畜保险保费市县配套比例,支持优化粮饲种植结构,开展青贮玉米和苜蓿种植、粮草轮作;支持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积极施用有机肥;支持推广使用高标准农膜,开展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创新财政支农手段,健全金融支农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基金、股权、信托、租赁、保险等新型投融资模式,运用贴息、担保、投保、风险补偿、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涉农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完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贷款等金融产品,开发适应农时和不同产业发展需求的新产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果树抵押贷款试点,合理确定贷款周期和放贷规模。扩大农业政策保险覆盖范围,广泛开展中药材、设施蔬菜、现代种业、经济林果、畜草产业、肉牛、肉羊等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大力创建精准脱贫农民互助合作社,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创新农业信贷担保机制,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邮政局、人行天水市中心支行、天水银监分局、市保险行业协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3.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帮助农民控成本、降风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农业信息网、“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公益性服务机构拓展服务范围。引导鼓励经济组织和农村能人领办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供种育苗等服务。支持农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展社会化服务。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支持供销合作社及邮政系统更好服务“三农”,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编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畜牧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社、市气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4.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积极推动重大政策和重点任务的实施,各县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把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农业部门要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协商,注重政策衔接,研究制定推进措施,总结推广经验,开展监测督查,研究建立农业转方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对县区农业转方式进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衔接配合,形成促进农业转方式的工作合力。市政府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本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12
相关推荐

精彩抢先看New  Top

最热文章榜Hot  Top

  • 1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22016个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
  • 3个人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4党员干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存在
  • 5当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
  • 6个人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7关于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
  • 82017年春节韵达快递放假时间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