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3-11-01 16:20:3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音乐说课稿

小学音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小螺号》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课的的重点教唱歌曲。第四课共需三课时进行,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紧紧围绕《小螺号》。《小螺号》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二、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具体内容包括:

  1、感受、学唱歌曲。

  2、处理、编词表演歌曲。

  3、拓展歌曲,延伸教育。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三个:

  1、认知目标:学习并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2、能力目标:创新发展歌曲,启发引导学生能自己编词演唱,大胆参与,自信表演,展现创新火花。

  3、情感目标:在歌曲演唱、处理与创新中,自然渗透“爱”的教育,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亲人等“爱”的美好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

  1、能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2、激发学生编词创作的灵感。

  3、渗透“爱”的情感教育。

  五、教学难点

  启发和引导学生能自信地编词和表演。

  六、教学准备

  CAI课件、多媒体教学光盘、钢琴、一串串制作的假鱼、小海螺等。

  七、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理念,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根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是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展开想象,大胆创新。我采用了感受铺垫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激趣法、讨论法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互动,共同发展。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制作一套课件,不用粉笔板书。歌曲曲谱、乐谱知识中的符号、歌曲动画等全部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使学生感到形象、美观、直观、生动。

  八、说学法

  为了在学生中形成“我要学”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根据教师教法的确定,学生将在老师各种灵活方法引导下通过感受欣赏自然而迅速的学会歌曲唱法;通过探究、讨论、发现去主动学习;通过合作、想象去创新发展歌曲,并得到爱的情感教育。

  九、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活动:课堂一开始,我要利用歌曲中的主要节奏,编成律动让学生模仿。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激发学生信心,感受学习快乐。

  (二)、感受、学唱《小螺号》。

  1、情景小故事导入。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相当棒,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奖励。请闭上眼睛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吹螺号)同学们听出来的吗?下面老师就要奖励大家一个爱吹小螺号的小朋友的故事,想听吗?这位小朋友名叫涛涛,他生活在大海边,是渔民的儿子。每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阳,出海打鱼,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阳,满载而归。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乐!对于涛涛来说,最大的快乐是每天晚学后,来到大海边,欣赏着美丽的海边风景,深情地吹起小螺号,螺号声声换船归,盼望阿爸快快会!同学们听涛涛又吹响了嘀嘀嘀的《小螺号》。(放动画歌曲《小螺号》。)

  2、反复欣赏范唱。

  根据音乐新课改的理念要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受欣赏中不自觉的就能学会歌曲。原因很简单我们学会一首歌曲大多都是听会的,并非是先学歌谱,再学歌词。新课程重感受默化,轻专业技能。因此我设计了三次欣赏动画歌曲,每次欣赏之前提出设问;如: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的“景色”是怎样描绘的?

  3、出示歌谱。边看边听,然后回答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上的问题。

  3、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寻找、发现上滑音出现了几次,并通过老师运用和不运用演唱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运用上滑音更能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学唱中引导学生寻找新的记号波音,并通过比较演唱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现出大海的辽阔、海滩的无际、美好的心情。

  (3)老师伴奏,学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根据学生素质和表现,即兴利用齐唱、对唱、领唱等等形式,进行各种歌曲演唱处理、表现。

  (2)启发学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并运用正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渔家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3)引导全体学生到前面来自由发挥进行动作表演,教师给与激励。

  (四)、拓展歌曲,创作表演。

  1、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有很多声音,如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各种动物的叫声、火车、汽车等物体发出的声音等。请各小组堂论、创作的新歌词,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编歌词,展现创新能力。

  2、分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3、老师出示为歌曲创作的第二段歌词:小螺号,嘀嘀嘀吹,阿爸听了架船归,小螺号,嘀嘀嘀吹,阿爸听了笑微微。小螺号,嘀嘀嘀吹,欢唱收获多,小螺号,嘀嘀嘀吹,欢迎阿爸凯旋归罗。甜甜的生活,暖暖的亲情,见到了亲人,笑开颜也。

  4、师生各扮角色发唱不同的.乐句,进行创新演唱歌曲。

  5、创编表演亲情故事。可以老师扮演阿爸、一男孩扮演涛涛,一女孩围上围巾扮演阿妈,即兴发展表演亲情故事。比如面对满载而归的阿爸,涛涛怎样表现出喜悦,回到家里阿妈做了什么好的饭菜,备的什么好酒,一家人和和乐乐吃完饭后,涛涛是怎样给阿爸解乏的等等,在表演中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剧情的发展,及时引出发展的话题,使表演有看点,又能达到自己预设的教育目的。

  (五)、总结评价,延伸“爱”教育。最后,老师要给与学生充满激励的评价,并继续延伸“爱”的教育。可问学生,你们平日在家里怎么向爸爸妈妈表达爱心的?最后老师可以有感情地教育学生说:愿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心小天使,在学校、家庭、社会上处处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千万只手去帮助别人,同时你也会得到千万只手对你的帮助。希望同学们的爱心象阳光一样播撒到每一个角落,祝愿同学们人人都成为有爱心的公德小模范!同学们,再见!

小学音乐说课稿2

  歌曲《恰利利恰利》是一首欢快的印度尼西亚民歌,表现了庄稼人的劳动热情。旋律中贯穿着欢跃的舞蹈节奏,虽然连续八次出现相同的节奏型,却毫无单调冗长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意犹未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注重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领他们吸收丰富的音乐营养,进行美的熏陶。

  首先,律动导入,营造气氛,通过《掀起你的盖头来》的音乐律动,学生消除紧张气氛,很快融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第二,二声部轮唱是这首歌曲的难点部分,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就是印尼小朋友欢迎中国小朋友的一个对歌视唱,这样就把难点化简为易,学生也乐于接受,从而很快解决了难点。

  第三:学唱歌曲,边歌边舞启发学生模仿庄稼人劳动的动作来体验劳动的`辛苦,感悟曲情,实践音乐,丰富想象,鼓励创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四:创编衬词快乐升华,我设计了一个为劳动人们加油的环节,可以在歌词中加入衬词,也可以用身体打击乐进行打击,还可以为他们唱歌跳舞等等,这样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从而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也深切体会到:创作并非大家的专利,我们小学生同样能行!至于运用新理念去实施音乐教学,就再也不是强人所难的事了。

小学音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十一册第四课学唱歌曲《读书郎》。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二段体歌曲。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的运用使歌曲节奏紧凑、跳跃,下滑音和前倚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儿童活泼、顽皮,但天真、可爱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音乐作品中常见的音乐记号,也曾接触过相关的音乐作品,对它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较初步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学习和适当的表现。因而,我计划以一课时完成教学,并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了解并学习运用下滑音和前倚音对音乐形象的表

  现所起的作用;

  2、引导学生用跳跃、有弹性的歌声表现音乐形象,培养其热爱学习的良好

  品质;

  3、引导学生借助自己认为的方式来表现音乐作品。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我认为本次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借助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作品《读书郎》。

  二、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以学生亲自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声势”活动来欣赏、熟悉歌曲的情绪与节奏特点;通过对比演唱来体会、表现音乐形象,然后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来表现音乐作品。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度创作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对比实践学唱歌曲

  (三)创作表演情感延伸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组织教学:学生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里进入教室

  2、提问:“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情绪?”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将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呢?”

  3、以节奏×0|为歌曲伴奏

  【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吸引进入课堂,使教学前的组织更加有效,学生将很快融入角色,这对后面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大有帮助。六年级的学生不再向低年级学生一样好动,而乐于参加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因而选择以表现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借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声势”活动为歌曲伴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后面环节的教学实践作好了铺垫。】

  (二)对比实践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

  (1)初听

  提问:“再用以上节奏为歌曲伴奏,合适吗?为什么?”

  (2)复听

  提问:“我们能用怎样的形式为歌曲伴奏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呢?”

  2、创编“声势”节奏

  (1)学生自主创编,教师加以归纳,并将其写在黑板上

  (2)学生选择认为最合适的“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拍手0×0×0×××

  跺脚×0×0×00

  【通过对比两首歌曲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和音乐形象,选择不同的“声势”伴奏,学生欣赏了歌曲,对歌曲的音乐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为歌曲的学唱做准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学唱歌曲

  (1)出示歌谱,欣赏歌曲

  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怎样的音乐形象?)”

  (2)学生试唱歌曲(教师以钢琴引领)

  提问:“歌曲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这样的形象?”

  (3)对比演唱

  体会“下滑音”和“前倚音”对音乐形象的表现所起的作用

  (4)试唱旋律

  提问:“旋律有些什么特点?”——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环环相扣的对比实践,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体会“下滑音”和“前倚音”对音乐形象的'表现所起的作用。培养了学生通过欣赏发现问题,通过对比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音乐鉴赏和音乐审美能力也在不知不觉得到培养和提高,更为后面对作品进行再度创作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三)创作表演情感延伸

  1、导入

  以“声势”为歌曲伴奏

  2、选择其他声源(身体乐器或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为歌曲填词,创作现代《读书郎》

  4、综合表演、相互评价

  5、结束课程

  【“创作表演”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极好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度的创作。寻找、选择其他声源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填写歌词,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读书郎》,有利于学生巩固本次的学习内容,更引导着学生放眼音乐学科以外,借助自己的文学素养来帮助音乐创作。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学生热爱学习,敢于创新的情感在此得到延伸,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在此得到升华。】

  四、说时间安排和本课的预计效果

  本次教学三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为5’、20’、15’分钟左右,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可能将会作适当的调整。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了解、体会了下滑音”和“前倚音”对音乐形象的表现所起的作用,并将其运用与自己的实践表演中,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借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对作品进行再度创作。学生各方面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课堂气氛融洽,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画面随处可见,相信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为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第二册九课的内容《谁唱歌》,这是一首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四三拍,由四个规整的乐句组成,级进的旋律易于儿童学唱,最突出的特点是二、三乐句均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采用了同头换尾的重复,恰当地表现了歌词接二连三的问话,使曲调、节奏与歌词巧妙地溶为一体,生动形象地模仿了小动物的叫声,兴趣盎然,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与表演。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喜爱音乐,思维活跃、好动,特别喜爱表演与游戏,但由于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够集中,自控能力较差,针对以上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情感体验和态度:

  通过创设情景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趣,感受音乐的美。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角色表演、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3)知识和能力:

  A、学会歌曲,培养学生自信的歌唱。

  B、通过指导学生自编歌词、动作,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旋律特点、培养学生自信歌唱。

  3、教学难点:

  强拍上休止符的演唱x=

(四)说教法选择和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音乐新课标规定把态度、情感、体验放在首位,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此次执教的是一首唱歌课,所以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

  1、教学模式:这节课我运用"情境-陶冶"模式和"参与-体验"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法:设置大森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角色表演法:分角色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树立自信心。

  3)作画法:把美术课融入到音乐中去,符合艺术课程的标准,通过作画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小组讨论法:分小组讨论创编歌词、舞蹈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5)听唱法: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

  6)鼓励法:用奖励动物卡片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法:分小组讨论歌词和舞蹈的创编,让每个学生都互动脑筋,团结、协作的进行创编。

  2)自主学习法:利用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即喜欢唱歌的用《谁唱歌》旋律唱心中喜爱的小动物,喜欢美术的画心中喜爱的小动物。

  3)模仿法:用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让爱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4)创造法:自己创编三拍子、创编舞蹈、歌词等,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说教学过程

  在课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设置了大森林的情景,准备精美的小动物手势若干,课堂教学则围绕教学目标分为以下环节:

  (一)开始部分(激发兴趣、唤起参与愿望)

  从听觉入手,让学生置身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在无意中欣赏音乐,感知音乐。一开始教师用亲切的声音问:"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大森林里去玩好吗?"来激发学生兴趣,并边播放《谁唱歌》旋律边开火车进入教室。

  (二)展开部分

  采用"情景-陶冶"模式,充分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通过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在教师的讲解下认识歌曲中的四个小动物,并学会其唱歌时的叫声,从而为学生提供参与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学习。师用"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四位好朋友,就是公鸡、小鸟、喜鹊,鸭子,它们每天和睦相处,过得很愉快"的语言来引出三幅画面。

  1、画面(一):

  每天清晨公鸡早早起把歌唱"喔喔喔",指导学生模仿公鸡的动作,并边做动作边学习公鸡唱歌。

  2、画面(二):

  公鸡的叫声叫醒了小鸟和喜鹊,顺势学习小鸟"叽叽叽"和喜鹊"喳喳喳"的唱歌声。

  3、画面(三):

  鸭子也摇摇摆摆的来到河边唱着愉快的歌儿边捉鱼

  a、让学生表演小鸭的动作,并模仿小鸭子的叫声。

  b、用听的方式感受小鸭子唱歌时在强迫上的停顿。

  c、学唱鸭子唱歌。

  (三)深入部分(歌曲学习)

  在深入部分采用"参与-体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即学生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安排的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与教师一起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如创编三拍子动作及互动演唱等就是把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在此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突出,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师生角色是平等的。如教师扮演树爷爷边敲节奏边读歌词的设计,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能拉进师生距离。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创编三拍子动作,按节奏朗颂歌词。

  1)当学生学会四种小动物的叫声后,老师扮演树爷爷问:"唉,是谁唱歌?"然后老师边用打击乐敲三拍子边按节奏读歌曲第一段歌词。

  2)提问:树爷爷敲的是几拍子?(三拍子)。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请学生自己创编三拍子动作,为以后感知三拍子旋律的美作准备。

  3)学生边打拍子边按节奏回答树爷爷的提问(读歌曲第二段歌词)

  2、歌曲演唱

  1)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角色森林里的歌星白灵鸟问小朋友"唉,是谁鸣歌?"学生欣赏歌曲第一段后,然后直接跟着音乐演唱第二段,表示回答。

  2)整体感知音乐

  A、在完整演唱歌曲时,要求学生自己即行表演。

  B、自选一种方式演唱歌曲。a、歌表演b、边节拍边演唱

  3)师生互动演唱

  利用师生对唱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歌曲的学习。

  (四)拓展部分(深化情感体验)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另外音乐还是一门极高创造性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在拓展部分用角色表演、自主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评价总结活动,深化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1、角色表演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成小组合作讨论创编动作,然后进行表演。这是把律动教学与创造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参与体验感知音乐美,在心中树立合作意识。

  2、自主活动

  在设计自主活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用《谁唱歌》旋律唱心中喜爱的小动物和画心中的小动物两种编创活动。

  1)唱心中喜爱的小动物

  请学生创编心中喜爱的小动物的词,用《谁唱歌》的旋律演唱,培养学生的创编歌词的能力。

  2)画心中喜爱的小动物

  与美术相结合,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表现美,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动物的爱心。

  3)评价展示

  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分别展示两组的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因为成功是每一个儿童的共同愿望,对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大的动机,并且促进了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感、情绪、理想和信念和形成以及人格的养成。在请同学作简单的评价时,教师采取"支持性"的评价,如:"你们合作等真好!""想象力真丰富!"等语言,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精心呵护他们的创作成果。

  (五)结束部分

  学生在小组中互谈收获和对学生进行对小动物有爱心的德育教育,在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小学音乐说课稿5

  说教材

  (一)、教材的定位和作用

  1、教材基本介绍:歌曲《小青蛙找家》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教材第七课《小精灵》歌曲短小,节奏简单,通过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模仿小青蛙的鸣叫,表现了小青蛙活泼可爱和憨态可拘的音乐形象,其中,以无音高说唱形式出现的每句尾的“呱”字的出现,更烘托了几分俏皮的味道。

  2、学情简况:该年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枯燥的音乐知识用与他们生活相关的运动联系起来

  (二)、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把握我拟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让学生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大胆进行歌表演,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节奏创编歌谣。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并进行游戏和创编活动。

  2、难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行歌词编创活动。

  说教法与学法

  (一)我的教学设计理念: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本课中,我遵循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兴趣导入法,根据孩子爱玩好动的年龄特征,我在开课部分运用了带着大家去交游

  2、情景引入法:在新课教学部分,通过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开始新课,将学习贯穿与游戏与故事之中,环环相扣吸引学生。

  3、启发诱导:在歌曲处理和创造部分,学生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和行走节奏为歌曲填词。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聆听法,通过多次聆听来感受歌曲,学习歌曲。

  (三)教学过程:略

  说教学流程:

  1、师生问好

  2、谈话故事引入课题

  本环节通过学生通过观看FLASH,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下青蛙找到自己的家,突破第一个难点。

  3、学唱歌曲

  本环节通过学生聆听录音范唱让学生初步接触歌曲,感受音乐形象。通过教师演唱,学生熟悉歌曲,模仿小青蛙的鸣叫,通过师生接龙,逐步学会演唱歌曲,通过启发,用声音和动作处理歌曲并能声情并茂唱歌。

  4、创设情境表现歌曲和创编歌词

  这个环节将体现本课的另外两个难点:教师通过语言的启发和身体动作的示范,试图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用孩子们自己的身体分角色表现丰富的音乐形象与情感,将本课推向高潮。在此基础上,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将孩子们的思维再次打开,请他们通过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声音和行走方式来填词唱歌,使课堂更富有生气。师开小列车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小学音乐说课稿6

  小学音乐理发师说课稿

  一、说教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X X │ X X │的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说目标

  1、 能理解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愉快;

  2、 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3、 通过编创小歌谣、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三、说重点:能在游戏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学会。

  四、说难点:在歌曲中加入动作的`声音。

  五、说准备:电子琴、多媒体

  六、说教法:

  (一)组织教学:

  孩子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你们看,老师这有个非常

  漂亮的小盒子,我请一位孩子上台来在盒子里抽出一张纸条,然后你要把纸条上写的内容用动作表演出来,让其他孩子猜猜看,你做的动作是在做什么?(刷牙、扫地、洗衣服、擦桌子)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来自澳大利亚,今年60多岁了,他有一双巧巧手,老师来表演动作,大家猜一猜他是干什么的呢?(剪头发)

  老爷爷是一位理发师,他用这双灵巧的手为客人理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叫《理发师》。(板书课题)

  (二) 学唱歌曲:

  1、 初听歌曲: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听一听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

  2、 理发店里都有哪些工具?各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

  剪刀:咔嚓 咔嚓 梳子:刷 刷

  喷壶:沙 沙 吹风机:呜 呜

  3、 节奏练习:

  要学好这首歌曲,我们首先要掌握这条节奏,我们一起来打一下。

  X — ︱ X X X X ︱ X —︱ X X X X ︱

  刷 咔嚓 咔嚓 刷 咔嚓 咔嚓

  X X ︱ X X ︱X — ︱X 0‖

  沙 沙 沙 沙 沙

  4、 熟悉歌词:

  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看谁能记住歌词,仔细听,看谁记得多。

  5、按节奏朗读歌词。

  6、跟老师模唱歌谱。

  7、自己跟琴演唱歌词。

  8、完整地演唱歌曲。

  9、歌曲处理:

  大家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呀?

  10、演唱练习:

  (1)男生唱,女生唱。

  (2)师生合作轮唱。

  (3)齐唱。

  (三)歌表演:

  老爷爷工作非常勤劳,他的理发店顾客非常多,让我们一起来帮帮老爷爷吧!下面谁想来当理发师呀,看看我们班孩子们的小手能不能干,为客人设计出漂亮的发型!

  1、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下动作吧!

  2、同位合作练习一下。

  3、请表演好的孩子上台来表演。

  (四)拓展:

  当了一回理发师,孩子们觉得辛苦不辛苦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都不一样,像环卫工人、忙碌在高楼大厦上的建筑工人、每天为我们做可口饭菜的厨师等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去尊敬,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劳动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两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

  1、《粉刷匠》

  2、《卖报歌》

  七、小结:

  老师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快快长大成材,勤奋工作,做一个勤劳的人!因为劳动最光荣!

小学音乐说课稿7

  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小学音乐《春天的旋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第六课《嘀哩嘀哩》。《嘀哩嘀哩》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给孩子们勾画了一幅明媚的春天景象,而本课教学正是对歌曲情感的再延伸和发展。是在第一课时歌曲学习的基础上,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一堂自创音乐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们的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锻炼,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表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分组为旋律创编春天的歌词。

  本课以音乐教学为主,同时结合了语文、思想品德、美术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说教法

  音乐课程标准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理念。所以,我为这节课拟定的题目为《春天的旋律》。它所蕴含的内容本身很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音乐艺术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我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春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音乐的美。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三、说学法

  音乐课应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采用人机交互的手段,让学生点击鼠标自由选择画面上的对象,组成春天的图画。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复习歌曲、感受春天、游戏活动三部分组成。其中“感受春天”又包括了:看春天、说春天、赞春天三个环节。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歌唱美、创造美这一系列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开课:“同学们,请看窗外,现在是什么季节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的情境里。接着我告诉学生, “让我们一起来唱首春天的歌吧”。这时候,学生就可以看着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歌单,拍着手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唱起歌曲。我又采用听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听辨自己和老师模仿小黄鹂唱歌的不同,突出强弱关系,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使演唱更加完整悦耳。

  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看春天。我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这一特点,让学生欣赏关于春的录像,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钢琴旋律,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都得到艺术的感染,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春景用语言来描述,并进行模仿。也许有的孩子会说太阳,有的学小鸟,有的用身体表现柔柔的柳条,还有的渴望在草地上放风筝。你一言,我一语,我再让他们用自己的小手在电脑上,选出喜欢的春景,用电脑拼图的方法自由组成春天的图画,这时候,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美丽的春天美景。通过这一部分的安排,在教学内容上,把语言、律动、音乐、美术、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这样的教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学生积累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语言,也为后面的创编歌词打下基础。

  接下去,我又让孩子们用优美的旋律去歌唱春天。在教学方法上,我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尊重个体的不同体验,让学生在键盘上敲出自己所喜欢的速度,感受同一旋律采用不同速度时所产生的不同情绪。欢快的音乐像小朋友在做游戏,舒缓温柔的音乐像春姑娘在翩翩起舞。这些充满童趣的语言,让他们在感受音乐中丰富了想象,在想象中又进行了乐感的培养。

  接着,我让学生分小组为这段旋律填写春天的歌词,以唤起并促进儿童潜在的音乐本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是自己生活中的需要。学生在一起进行创作,发挥集体协作精神,我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互评。这样的创作活动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孩子们在心理上都会得到满足、肯定、愉悦。

  最后,我采用情境陶冶法,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室创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草地,在春天图案的背景下,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在轻松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知道了春天到底藏在哪里?它,在温暖的阳光里,在嫩绿的枝头上,在大家的歌声里,在老师的笑脸上,在我们的心里,在美好的生活里。孩子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珍惜幸福生活。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以上设计肯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说课稿8

  教材分析:

  《冬夜静悄悄》是人音版第八册的一首歌曲。本单元的歌曲围绕校园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一首表现校园的歌曲和一首赞美教师的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可爱的校园,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这首歌曲是两段体式结构的二声部的合唱歌曲。本节课我只进行主旋律声部的教学。歌曲的结束句运用了闭口哼唱的演唱方法,加深了结束句的印象。补充了言犹未尽的乐思,体现了师生间的深厚情谊。这对同学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题材。

  设计理念: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课题,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把信息技术有机的运用到本课的教学中,做到了音乐课听觉视觉共享的整合效果。依据中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以及音乐认知、感受的特点,通过创设音乐情景,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气氛,引导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表现音乐、自主探究,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在教学中我突显以学生为主体,主动体验探索这一主线,注重双基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落实。让学生通过聆听、体验、感受等多种活动形式,循序渐进地学习,扎实地掌握歌曲,并能适时的`进行情感教育。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师生深厚的情意。

  二、能力目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创造、表现音乐形象。

  三、认知目标:能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并用真挚的情感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表演歌曲,张显个性化并能较好的处理歌曲情绪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流程:

  一、情景互动,激发兴趣

  开课伊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我们校园的优美景色并配以解说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这个学校从而为本课的学习做以铺垫,创设情景。通过播放录相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学习,体验师生情

  学唱歌曲是本环节的重点。采用聆听感受体验三个环节循序渐进从而突破重点;注重聆听学唱、体现自主;引导处理情绪,表现歌曲;体验到师生间挚真挚纯的情感。

  三、音乐感染,再现师生情

  鼓励学生张显个性,选择不同形式进行表演,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为歌曲编一段真实的故事,把自己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从而再现师生情,感受到师生间的那份浓浓的情感。

  四、扩展延伸、延续师生情

  渗透情感,升华情感,延续师生情。把本课的情感目标适时的渗透给学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教师的伟大,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教学应讲究情感性,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心灵深处情感的强烈共鸣,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

小学音乐说课稿9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下面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保卫黄河》是人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唱歌课。它是冼星海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为2/4拍,全曲采用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铿锵有力的节奏,快速大跳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形象地刻画了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它以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高唱着民族的赞歌,也描绘了抗日英雄们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要有所了解,还应该对本学段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把握,接下来我就来简单的分析这一阶段时期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向初中生过渡,他们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渴望更深一层了解音乐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更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聆听、直观演示,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这一时期有的学生已经进入变声期,在教唱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保护嗓子。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学唱《保卫黄河》,感受歌曲描绘的黄河风貌及抗日斗争场景,学习中华儿女们的顽强斗争精神。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对轮唱的认识,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轮唱及其特点,能够背唱歌曲,并能完成二声部轮唱,注意力度的变化。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背唱歌曲。难点是了解轮唱及其特点,完成二声部轮唱。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表现法、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在本环节我采用了音频导入的方式。通过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并提问:在这首歌曲中都听到了中国的哪些地方?学生进行自由抢答。最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个总结:有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而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跟其中一个地方有关。从而引出新课《保卫黄河》。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新课教学。

  第二环节为初步感知环节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首先,我会为同学们播放歌曲《保卫黄河》,并提问学生听完是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通过初听,学生大致可以说出音乐的力度坚定有力,节奏短促跳动。随后复听歌曲并提出问题:歌词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总结:刚开始描绘了黄河两地的面貌,随着歌曲高潮的逐步迈进,描绘了抗日英雄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场面雄伟、激昂、热烈。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学生对于曲作者也会想有一定的了解,我再趁热打铁,介绍一下冼星海:他是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禺人,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管弦乐曲,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唱遍全国,其中《黄河大合唱》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而《保卫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

  通过初听、复听及提问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歌曲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学唱歌曲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环节,我将选择使用教师范唱,学生跟唱、背唱以及学习二声部轮唱的方式展开我的教学,变枯燥为生动,引导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究。

  首先是我会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打开嗓子。

  其次,我会范唱歌曲,学生小声跟唱,体会我所演唱的歌曲力度。接下来,我弹奏钢琴,学生视唱乐谱,并自主找出节奏比较难唱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会发现乐谱中有很多切分音和附点节奏需要把握,我会带领学生单独练习这些地方,并提问学生歌曲中休止符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小的总结:是为了凝聚巨大的力量,有层层推进的感觉,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学生熟悉了乐谱,就带着歌词完整演唱,并尝试着背唱歌曲。

  最后,我会带领大家学习二声部轮唱。先通过听的方式以及我的一个总结了解轮唱及特点。接着,通过一个口号游戏的方式体验一下轮唱的演唱方式。学生了解并练习了以后再融入到歌曲中试着轮唱第一句,并注意每个声部的力度处理。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轮唱的结尾两声部一定要同时结束,我会单独请学生练习结束句,先唱的声部到“保卫华北”的地方可将这几个字重复唱一遍。之后,就是学生完整进行轮唱。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课堂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会表现歌曲,更全面的掌握新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的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识,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我会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黄河大合唱》的其他几个乐章,然后进行总结: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以及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每个乐章都有独特的演唱形式,如诗朗诵、混声合唱等。最后,我会请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编创小活动。每个小组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将《保卫黄河》演出来,可以用诗朗诵、可以用其他演唱形式,可以用舞蹈等。之后,小组上台表演,进行组组互评及教师点评。

  这样做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带领每一位同学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一个好的结尾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一环节,我会进行一个情感的升华。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凝聚了中华儿女抗日必胜的决心。过去人们不怕牺牲,保卫着我们的祖国,才有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为建设美好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在作业部分我将会布置一个开放性作业,请同学们课下聆听《黄河大合唱》的其他乐章。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通过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说课稿10

  说教材:本课选用云南的优秀民歌《小河淌水》作为学前教育一年级下学期的声乐学习歌曲,其用意在于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南方民歌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我国南方民歌的特点,地域性的风格特征。在歌唱练习中感受《小河淌水》细腻、含蓄、深情、婉转的特征,表达出朴素真实的情感,体会云南民歌的艺术魅力。

  说学情:学前教育一年级下学期的同学经过一学期的声乐学习积累,在歌唱的方法、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技能技巧,具备了演唱这首歌曲的能力。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将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歌的认识。

  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小河淌水》了解云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感受民歌的地域文化特征。

  2、能力目标:学习并演唱《小河淌水》,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歌唱学习贵在持之以恒、要树立歌唱学习的浓厚兴趣,通过勤奋刻苦的训练才能获得美妙的歌声。

  教学重点:

  准确地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情感意境。

  2、歌曲的“软起声”,字头的“软”表达。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示范、启发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将歌曲演唱中出现的母音在发声练习中加以体现,通过发声练习提前解决歌词中的重要母音。

  1、气息练习

  目的与要求: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呼气时均匀稳定,体会腹肌与横膈膜共同控制下的气息状态,能让歌唱的`气息犹如“流水”一样灵活涌动。

  4/4 X - - - ‖X 0 X 0 X 0 X 0 ︱X - - - ‖

  s s s s s s

  2、U母音及a母音练习

  目的与要求: 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1) 2/4 5 4 ︱ 3 2 ︱ 1 - ‖

  lu

  (2)2/4 1 2 3 4 ︱ 5 4 3 2 ︱ 1 - ‖

  mi ma mi

  二、 歌曲学习与演唱——《小河淌水》

  1、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在课前听到的歌曲大家是否很耳熟呢?它的旋律我们在视唱课堂上有唱过,视唱练习曲是根据这首歌曲的主旋律所编写的,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非常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云南民歌风格的歌曲《小河淌水》。

  2、听赏歌曲感受《小河淌水》

  感受歌曲的节奏、拍子、旋律特点,情感特征。在听赏时边听边划拍,体会歌曲较自由的节奏特点。

  问题:这是一首表现什么题材的民歌?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怎样?

  3、视唱歌谱,学唱歌曲,解决重难点乐句的准确演唱。

  划拍唱谱、注意装饰音的准确演唱,注意大跳音程的音准。

  4、教师对难以把握的重点乐句进行纠正,示范演唱。

  5、深入学唱歌词,注意吸气换气、强弱控制、音色把握等技术问题,并从中找出在发声上存在困难的母音,通过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加以解决。

  6、深入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音乐表现内容、歌曲的民族地域特色做到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内容。

  7、请个别同学进行单独演唱。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正确发声演唱。

  8、全体齐唱歌曲有情感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三、总结新课:

  教师进行本课小结,对学生的演唱作出评价,指出优缺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作品。

  四、拓展与作业:

  1、课后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准确的呼吸方法,认真体会歌曲的含意,用柔和、圆润、甜美的声音,准确诠释表达作品。

  2、从网上收集《小河淌水》的不同音乐表现形式(声乐、器乐),不同表现风格(民族、通俗)的作品进行听赏、辨析,进一步体验这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作品的艺术魅力。

小学音乐说课稿11

  各位考官好,我是应聘小学音乐教师的03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我的说课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日本歌曲,第一、第二乐句句尾都空出两拍,让演唱者表演动作,第三、四乐句密切相连,最后也空出两拍作动作,所以这首歌曲比较适合表演,情绪热烈欢快,富于感染力,为了让学生有创作的机会,课本中只出示三段歌词,其余的让学生自己进行创编。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演唱,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学生带着快乐情绪,借助肢体、表情来参与活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唱演过程中引导学生集体合作意识编创歌词和对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练唱歌曲,感受和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教材的分析能够让我设定正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把握歌曲情绪,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并进行独特的音乐活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识降记号,并知其用法。

  二、说学情

  该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其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调动其自身的各个感知通道,参与音乐,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手段、不同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歌曲,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

  三、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在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猜谜法情景导入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 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说学法

  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五、说教学过程

  1、第一个环节:拓展思维,引入课堂。在创作中寻找乐趣,用课件出示(漂亮的草地,上面有花、树、房子、蓝天白云)。提问学生看这幅美丽的画面,他们觉得还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创作。

  2、第二个环节:(跟伴奏作律动)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3、第三个环节:趣味游戏,操练节奏

  1)听完音乐,让学生感受心情。

  2)用这个节奏说一说你现在的心情。出示节奏 x x x x x 0 ?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铃鼓这一乐器来进行教学。我会对学生说,需要他们的帮助,并请他们和我一起配合。这样的设计意图是充分的让学生述说自己的快乐、幸福的心情,为后面的学唱做好铺垫。

  接着,我会出示歌词让学生跟我有感情的念第一段,然后,跟歌曲轻声唱。最后,完整的唱歌曲。

  在教唱这个环节中,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和老师配合演出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都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多次的聆听中对这段音乐有了完整的深刻的体验,直至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这个过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使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整首歌的学习。

  4、第四个环节创编

  A、创编题目,歌曲会唱了,你觉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呢?生尝试起名。

  因为这是一首来自日本的歌曲,所以在中国,不同的人给他起了不同的`题目,有的直接叫它《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有的简单的叫它《幸福拍手歌》。

  B、创编歌词

  我会问学生他们还能通过哪些动作,唱哪些歌词来表达心情,请他们来当一回小小词作家、生自由创编然后展示一段。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创编中得到快乐。

  5、小结

  请学生总结这堂课的内容,最后我进行情感升华,我会告诉学生音乐可以表达人们很多的情感,快乐的、开心的,等等。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在生活中多发现生活中的音乐。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适合学生学习,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我的板书主要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内容以谱例为主,谱子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专心的学唱。副板书的内容以节奏型为主,来引导学生掌握节奏型的难点。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小学音乐说课稿12

  教材分析:

  祖国在我心中是湘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有学唱歌曲《祖国印象》,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读谱唱歌《美妙的歌声》以及活动。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和学唱歌曲《祖国印象》来作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在欣赏以及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对祖国有更深刻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歌曲《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欣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唱歌曲《祖国印象》,并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祖国印象》中的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

  教学环节:

  看——说——赏——唱

  教学准备:

  远程教育资源,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

  升国旗。

  教学的情感最能带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而图片资料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新中国的成立不容易,祖国为我们创造的环境不容易,全国人民共同面对灾难不容易。我们要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说出对祖国的爱。

  二、说:

  在在观看了升旗仪式后,学生有了不少对祖国的感慨,让学生适时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祖国的情感。

  三、赏:

  听赏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1、听(出示课件,有歌曲的歌词)

  同学们,我们祖国名字叫——中国,祖国日日夜夜与我们在一起,就像身边的父母陪伴我们成长,我们和父母的亲情能割舍和忘记吗?那我们和祖国的.情感能割舍吗?听完《我和我的祖国》你就明白了。

  歌曲带给我们太多的情感的撞击,它有着怎样的情绪和情感呢?

  歌曲的旋律优美、热情奔放。歌词表达了歌者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

  观察歌曲的拍号,是6/8和9/8拍的混合拍。三拍子的歌曲具有很强抒情性,特别是到了旋律的后半部分,对祖国的这一份情感更为浓烈。

  教师:能有今天的安定、美好的生活,是靠千千万万的英雄先烈付出献血甚至生命得来的。

  2、跟唱

  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学生哼唱。

  四、唱

  1、学习歌词

  你从那些地方认识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在国旗和黑板上认识了祖国,在歌声里了解了祖国,在课本里熟悉了祖国,这就是祖国在我们心中的印象。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朗诵一首诗:《祖国印象》

  (课件出示歌词)

  请欣赏歌曲《祖国印象》,带着对祖国的那份深情和爱。

  (播放课件《祖国印象》)

  2、模唱歌曲

  歌曲最直接的表达了祖国在我们心中的地位,请你用自己最美的声音“呜”来跟着音乐唱出这份情感。

  (播放课件)请学生轻声哼唱全曲。

  遇到难点,由学生提出来。

  教师总结学生所提出的难点处的旋律:(课件出示)

  ①3.432 2 . ② 6 5665 5 .4 3 ③ 3 2151 1 .

  ④1.451 6.165 ⑤ 66 5 33 5 1

  分组选择一条旋律进行读谱演唱,教师再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来听每组是否正确演唱,并给予纠正和评价。(教师伴奏)

  在熟悉了这几条旋律后,由每组加进相应的歌词。

  3、再次欣赏全曲并跟唱歌曲,找出歌曲中自己没有解决好的地方,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帮助。

  4、处理歌曲的情绪

  你觉得我们在演唱歌曲的时候有的地方该怎么处理,老师播放音乐,你可以轻声跟唱歌曲,也可以在心里跟唱。在歌曲的前面四句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后边又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学生交流。

  老师总结。

  前面四句用叙事性的歌词介绍我们怎么样认识祖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来演唱;后面几句说出了我们和祖国相依想伴,演唱的力度要加强,情绪相对来说比前面要激动。

  5、齐唱歌曲,表现歌曲

  让我们在歌唱时,前面四句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后面的用激动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

  表现歌曲。老师用琴伴奏。

  老师和学生共同提出,没有演唱好的地方,为后面的跟伴奏演唱做准备。

  6、再次展现歌曲的情绪,学生跟课件伴奏演唱歌曲。老师一起来参与表现。

  五、扩展

  祖国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有了祖国的呵护,我们就能健康成长,我们心中也对祖国更多了一份尊敬,相信我们在行动上能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在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带着一份自豪和骄傲。

  升国旗,唱国歌。(骄傲、自豪)

  结束:祖国在我们心中,祖国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我们也应该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一起建设美好的祖国。

小学音乐说课稿13

  《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一个少数民族,原以打猎为生,性格骠悍。歌曲由五声音阶,四个乐句组成,栩栩如生的塑造了一支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的鄂伦春猎人队伍的形象。

  根据音乐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一年级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我设定了一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有感情的,能用欢快、自豪的生演唱歌曲。

  价值观过程目标: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特点,能用简单律动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情感目标:学生结合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等简单知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歌曲感受了解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难点则是能自编律动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课前作了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钢琴等。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以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设境悟情,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为了能让他们在美中学,乐中学,并且良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学习民族语言渗透歌曲教学

  1、聆听音乐

  为了体现音乐课的特点,我首先播放了一首鄂伦春语组歌曲《勇敢的鄂伦春》,让学生安静聆听,从而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学生一下子就把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

  2、学说鄂伦春语“xilaye”

  听完歌曲后,我直接过渡到鄂伦春族介绍,学唱了一句鄂伦春语“xilaye”,并把这句话作为衬词加入到歌曲当中,表达出对鄂伦春族小朋友的亲切问候,学生兴趣高涨。

  3、随音乐加入鄂伦春语“xilaye”

  鄂伦春小朋友一定感受到了我们亲切的'问候,让我们就随着鄂伦春小朋友的歌声加入我们亲切的“xilaye”吧,然后带领学生准确的加入“xilaye”亲切的问候你的小伙伴吧!接下来,我以导游的形象出现在同学面前,并提问“同学们想不想去旅游呀?”。“今天,我带大家去美丽的大兴安岭去看一看。”通过这一环节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并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很自然的过渡到发生练习当中来。

  三.新歌教学

  在本环节中,教师范唱歌曲,直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读歌词让学生了解鄂伦春人的生活习惯,感受鄂伦春人为祖国保护森林的自豪高兴的心情。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唱歌作铺垫。

  通过多次有意无意的聆听歌曲,学生已经掌握旋律。我采用歌曲接龙、听琴试唱的形式来教学。不仅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在轻松活泼的学习过程中,难点也迎刃而解。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特意加上了“小不点”卡拉OK演唱会这一环节,让学生多练多唱,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我通过服饰、曲调,请学生区分《乃呦乃》与《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并用笔连一连。为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我请孩子们随歌即兴编动作进行表演,按自己的想象尽情的创造,通过动作很好的让学生记忆歌词,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打击乐伴奏

  学唱歌曲后,我播放有马蹄声的伴奏,让学生在音乐中找一找鄂伦春人的交通工具,然后导入打击乐的伴奏中来,学生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兴致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不仅复习巩固了歌曲,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当孩子们对音乐产生强烈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于是,我抓住时机对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努力学习知识,为祖国做出贡献。

  五.鄂伦春族简介

  “鄂伦春族小朋友听到了我们的歌声,邀请我们去他们的家乡看看”,然后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

  整堂课,我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够愉快的学习,尽情的表演创造,身心都有一种“美”的感觉。我尽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达,用自己的肢体去表演,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翱翔。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想法和设计,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14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捉迷藏》2用竖笛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1、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

  2、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3、在情景化的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竖笛吹奏指法,并以竖笛助学学会演唱歌曲《捉迷藏》。

  教学重点: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教学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的掌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

  教具过程:

  一、复习演奏兴趣引路

  1、吹奏《闪烁的小星》、《小白船》

  2、吹奏演唱《顽皮的杜鹃》

  二、进入情境,感受歌曲

  1、玩游戏“捉迷藏”

  2、理解歌词

  3、解决难点:附点八分音符

  x. x x x

  三、技趣融合相得益彰

  师:还有很多附点藏在节奏里,让我们找一找吹一吹。

  1、3/4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x

  — — ||

  m s s s m s d l, s, l, l, l, d s m r

  m s s s m s d l, l, s, l, d m r d d

  师生对吹

  2、3/4

  x — — | x — — | x — — | x— — |

  l l s s

  x — — | x — — | x — — | x— — |

  s, r s, d

  四、和谐互动学唱新歌

  1、听录音范唱

  导入:四季宝宝还把大家的游戏编成了一首歌。

  2、用 bong la 两音哼唱

  3、师生对吹

  4、唱谱

  5、生念歌词

  6、唱歌曲

  7、歌曲处理:要求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明亮、有张力,情绪活泼、速度较快,前后段有对比、跳跃和连贯。

  8、加打击乐

  1、发乐器一起练习

  2、小乐器伴奏

  五、点明主题意犹未尽

  师:快乐的游戏有那么多

  听丢手绢

  《捉迷藏》说课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新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题是“快乐的游戏”。本单元知识点是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歌曲《捉迷藏》运用拟人化手段表现了“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的顽皮、可爱的音乐形象。这首歌曲中较多的八分附点节奏,对于八分附点的正确表现是衬托歌曲的关键。

  学情分析:我这届四年级是从三年级上半学期开始学习竖笛的,经过了差不多一年的学习,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视谱吹奏能力,f调能掌握从低音s到高音m的所有指法,但熟练程度,也因人而异。

  教学目标:首先是体验歌曲充满童真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重点是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第三点是在情境化的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竖笛指法,并以竖笛助学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环节分析: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演奏、兴趣引路”,在这一环节,我不光让他们复习了竖笛的指法,小乐器的伴奏也是为下面的新歌服务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进入情境感受歌曲,我设计了游戏捉迷藏,我的这一环节,设计简单,操作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高,他们在无形当中,感受了歌曲的意境,熟悉了歌曲旋律,并且巩固掌握了三拍子强弱弱的韵律感。在第三环节中,技趣融和、相得益彰。歌谱已经简化到最简单,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于能力更高的学生,我在下一环节“和谐互动、学唱新歌”中,也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吹奏更多的旋律。

  课的结尾,学生们拓展思维,快乐的游戏不止捉迷藏一种,让他们不止拘限于一堂课,有更多的发挥余地,这也是二期课改所要求的。

小学音乐说课稿15

  一、说大纲

  根据《大纲》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十一册第一课的《中国民歌》之二,它是承接第十册教材《中国民歌》之一,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杜亚雄先生在《音乐知识》四卷中对少数民族的分类,它分为六大组,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北方草原组中的《牧歌》和西高原组中的《巴塘连着北京》两首民歌。《牧歌》是内蒙古典型的长调民歌。《巴塘连着北京》是西一种特殊润腔风格的民歌。

  2、教学目标:

  1)了解内蒙古、西民歌的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2)能分辨出两个民族民歌的风格。

  3)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两个不同民族的民歌。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通过直观图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四、说教法

  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分布广泛,知识面涉及较广,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为了能帮助学生了解民歌特点的形式与所居住的地域和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民歌的风格。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使他们更直接地了解到内蒙古、西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我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了一些他们吃、住、穿等方面的风情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2、对比欣赏法:在了解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时,我运用画面表格形式将两个民族的人物作对比,将两个民族的歌曲特点作对比,从而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歌曲特点。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音乐家修海林认为“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这一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屏幕上看到内蒙古、西的风土人情关系,听到两族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

  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56个民族,知道多少?有没有谁到过其中一民族旅游?

  2)然后我将会运用CAI向学生展示课本中一些民族的风情,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认定目标

  我将口述3个目标(略)

  3、导学达标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感性的到理性的教学法。

  1)采用听--想--观看--动的程序,首先让他们听《牧歌》和《巴塘连着北京》歌曲的旋律片段,分辨风格相不相同?属哪个民族?想不想了解这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2)然后我将运用视觉图象的教学法,把学生“带入”蒙古。(师一边介绍一边出示图片)出示中国版图知道位置,了解内蒙古人们的吃、穿、住、生活风俗习惯,这样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感觉,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化。接着让他们欣赏一首具有典型蒙古风格特点的歌曲《牧歌》。(带着问题去听)

  3)在一段长时间内的视觉图象后,为了让学生能松驰下,我将运用音乐律动法,感受蒙古风格的舞蹈。做简单的(压手腕、骑马、跺肩)动作,来调节课堂气氛,之后让学生给歌曲小结。

  4)接着欣赏一段藏舞蹈,欣赏后让他们分组讨论。(它在中国版图的位置?对他们民族你了解有多少等等。)之后我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风土人情,同时播听一首有特殊润腔的民歌叫《巴塘连着北京》,在听时,让他们注意听哪一句给你感觉最特别,然后再收听一次。

  6)作歌曲小结(学生填写)对答案。

  7)最后运用表格形式对这两首歌的旋律、节奏等内容作对比。

  4、达标测评

  这环节我将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了三条练习,为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是否掌握达标。

  1)听辨两首民歌各属哪一民族?

  2)分辨两个人物各属哪一民族?

  3)找出两首民歌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

  5、出示本节学习目标,加深印象。

【小学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说课稿08-03

优秀小学音乐说课稿08-03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02-27

小学音乐课说课稿02-23

音乐说课稿05-17

优秀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06-01

小学音乐说课稿(通用19篇)08-23

春天音乐说课稿07-18

音乐说课稿必备10-11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