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
教材分析:
本着以促进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理念,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五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形成了新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本册教材共安排了16课,分色彩\构图\综合绘画\工艺\欣赏5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珍爱国宝单元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由于实际情况和授课条件的关系,完成有一定困难,根据实际情况选学。其它的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完成。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习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4、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5、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增强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初步感受美术课独有的人文内涵。
难点:体会艺术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艺术的情感。
学生分析:
该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
存在问题:
1、同学间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
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
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
措施:
1、多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增强欣赏能力,开阔其视野的提高美术能力。
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构图色彩,主题的表现等).
3、定期进行作品展评。
4、多实施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动手\眼\口与动脑\心相融合.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教学方法:
1、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1)教师方面: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起到启发、诱导作用。
(2)学生方面:让学生之间建立起互帮互助小组,进行一帮一的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接受美的熏陶。
4、重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等方面的评价。
5、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6、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7、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增强竞争意识。
8、关心学生个体发展,多与其交流沟通,手把手的让其感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学生总体来说绘画基础比较好,拔尖的学生也比较多,有部分学生有着非常扎实的绘画基本功,绘画水平较高,作业质量比较好,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同时经过四年多的美术学习,学生对绘画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表现技法,绘画作业水平普遍较好,一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依然很高,但也有一部分兴趣有所转移,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自信心。教师应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探求美术课各领域的知识,感悟美术学习的乐趣,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学习美 术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二十课, 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 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业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欣赏评述课和综合探索课四大类。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学期总的教学目标:
尽可能联系教材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使之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采取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学习到美术的各种语言和方法,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美化自己的生活,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纤维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用撕、剪、刻、折、卷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欣赏画家创作的、学生感兴趣的和易于理解的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以调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所在地区有特色的建筑,了解其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功能。欣赏情节性较强的中外美术作品,认识该类美术作品的特点。
1.知识目标:学习色彩的对比与协调,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学习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通过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提高对造型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3.美育目标: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并启发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美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情操。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4.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5.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6.在设计教案时,尽量采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事例或图片,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知识,并及时运用到生活中,做到学有所用。
7.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尤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学习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五、实验课题:小组合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在设计教学时都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科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给学生一个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己、生生之间、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师生之间互动教学,广泛交流,解决问题。学生在自己的发现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与教师教给的方法相比,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同时及时进行评价,巩固学生的参与小组合作的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成功的体验再加上教师的表扬和鼓励等评价,这样,既是对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肯定,又是对学生参与美术课堂教学的强化,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能激发出学生最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学期将对学生的在小组合作中参与意识的培养方面着重进行研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大的发挥,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的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美术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