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今年,在省市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强化措施,加压苦干,促进全县农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推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2015年,市下达到我县的粮食播种面积任务88万亩,产量35万吨,半年来,我县已完成粮食生产播种面积56.6万亩,预计产量21.7万吨,面积与产量均比2014年同期略有增长,其中:落实春玉米13.6万亩,比去年增长2.4%;油菜7.8万亩,比去年增长3.8%。主要做法:一是大力发展早稻集中育秧。今年省农业委下达到我县的早稻集中育秧指导性任务是7万亩,其中专业化育秧大田示范面积2万亩;实际落实大田示范面积70045亩,其中专业化育秧大田示范20011亩,其它形式育秧大田示范50034亩;落实育秧主体80个,其中专业化主体32个,其它形式育秧主体48个,涉及全县16个乡镇(街道)48个行政村。二是大力创建粮油作物高产示范。全年我县共实施农业部粮油作物高产创建5个,其中油菜、早稻、玉米各1个。我县在太和镇和黄沙坪街道两个乡镇实施的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面积10308亩,根据省农业委组织的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示范片平均亩产量142.7公斤,比桂阳县2014年增产12.4公斤;在太和镇8个行政村创建的早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目前已进入分蘖盛期,长势良好;在流峰镇和舂陵江镇实施的玉米万亩创建示范片,面积1.16万亩,预计亩产500公斤以上;在敖泉镇、和平镇等20个行政村实施的优质稻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项目,重点示范推广Y两优9918(超级稻)和H优518,实行县、镇农技人员分片包干,村组干部联系到人,大力实施合理密植、科学管水、配方施肥、统一防病虫防治等高产创建关键技术,做到品种统一、播栽期统一、管水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实现核心示范区优质稻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三是大力开展田间试验示范。在黄沙坪街道三观村实施的稻米镉低积累早稻品种大田展示试验,是从去年筛选的60个品种中,选取综合性状排名前12位的品种进行大田栽培展示;从市场上种子经销商中抽取10个玉米品种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目的是鉴定其品性、稳定性,为今后筛选主导品种作参考。稻米镉低积累晚稻品种大田展示试验,目前供试品种已安排在敖泉镇光路村播种育秧,共计品种16个。四是开展产粮大县调查网点建设。在全县粮食主产区建设了6个国家粮食生产早稻抽样调点。前期实施早稻集中育秧,目前早稻长势已进入分蘖盛期。
(二)积极扶持水果、药材产业
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经济作物(不包括烤烟)面积23.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万亩,其中:水果16.3万亩,增加0.7万亩;药材3.8万亩,增加0.5万亩;西瓜1.9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由于我县今年上半年雨水较好,气候适宜,预计经济作物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种植户收入普遍提高。我局一是加强2015年春季出圃成品果树苗的管理,剔除不合格弱小苗,搞好防寒防冻工作,在3月底完成了10万余株果树苗木的市场供应,为打造我县水果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严格按照《水果无病毒苗木繁育操作技术规程》的要求,抓好苗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培育壮苗。今年5月底已嫁接好山下红、冰糖橙、脐橙等柑桔苗木4.0万株;脆蜜桃、黄桃3.0万株;培育梨砧2万株、其它类水果1.0万株,通过精心管理,目前苗木长势喜人,为2016年全县果树苗木供应 ,提供有力保障。三是突出抓好流峰、舂陵江、塘市、四里等4个乡镇1306亩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水果建设项目的监管,做到面积误差在5%以内,确保中央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四是继续做好荷叶、太和、雷坪等矿区乡镇的产业转型,落实时鲜特色水果种植5000余亩,大力推广翠冠梨、脆蜜桃、中秋酥脆枣等落叶果树种植技术。五是在莲塘发展中药材5000余亩,荷叶镇发展优质茶叶1000亩,并搞好技术指导服务。
(三)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我局加大了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从源头杜绝农产品农药超标。一是积极开展舆论宣传。整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安全生产宣传周”等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禁限用农药名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常识。累计发放资料1万余份,悬挂标语、横幅10余条,制作展板4块,接受现场咨询1000人次。通过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正确引导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消费。二是开展农药专项整治。结合春耕备耕,突出县城农资经营销售市场、农资超市、乡村农资营销店等重点区域,以“假冒伪劣农资、鼠药、禁限用高度农药”为整治内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规经营甲胺磷等禁限用高度农药行为,检查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销售台账和实名购买制落实情况,严格抽查农药毒性标志、毒性等级标注、有效成份中文通用名、使用范围、非法添加隐性成分等。累计排查农资市场、农资经销店186家。三是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管检查。以“县域内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园艺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规模以上生产场所”为重点区域,以“主粮、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安全生产”为监管对象,组织开展农药使用情况大检查和日常性监测,严肃查处违规使用禁限用高度农药行为,指导农产品生产环节科学使用农药,督导生产主体建立健全农药使用台账和安全生产记录。累计检查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主体165家,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与生产主体签订《农产品安全生产承诺书》20份。四是全面加强农残监测。严把农产品产地准出关,突出主要场所、大宗产品、主打品种,对县域内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主体生产的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等农药残留情况开展产地监测和抽样检测。建立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10个,开展农产品产出农残检测45批次共682个样品,农残检出合格率为99%;完成农产品例行监测“县检”任务1890批。其中蔬菜15300批,水果310批。五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大规模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活动,突出水果、蔬菜、茶叶等农产品,结合粮食高产创建、标准果茶园建设、绿色防控等,创建了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强化示范带动,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样板3个,落实了欧阳海坦溪村西瓜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农业投入品及使用档案、生产记录、产品检测、质量追溯制度等监管措施。
(四)重视争资立项和项目建设。我局高度重视农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严格落实争资立项工作。一是巩固并抓好在建项目。认真实施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粮油万亩高产创建、早稻集中育秧、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测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预警与区域站建设、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村清洁工程、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舂陵河流域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等项目。二是抓好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我局牢固树立抓项目的责任意识,把握投资导向,积极联系省市业务部门,做好项目上报和争取工作。今年,我局争取到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扩面修复项目。项目实施面积5万余亩,到位中央资金1200余万元,是我局有史以来争取到的中央投资总额最大的单个项目。三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对新上项目和在建项目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加强督查,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保证建设资金安全,确保项目发挥作用。
(五)加大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力度
为使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这一中央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今年我局严格遴选了60名技术指导员和600户乡镇科技示范户,并确定了试验示范基地,发布了我县水稻、水果和玉米等主导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力争使全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主导产业的产量、产值均较上年度提高5%以上;承担了2015年水稻1300亩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明确了项目责任主体;开展了2015年第一期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效果相当显著;乡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功能效应依据之一是能否达到星级服务农技站。为此,我们根据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不同特点,将星级服务创建列入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重要抓手,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同时,我局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共计调查摸底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1890人,其中,纳入气象服务平台的新型职业农民430余人,并进行了培训,享受农业气象专项服务。积极推广植物保护技术,共发出《病虫情报》11期,55000份,开展农村灭鼠宣传,举办灭鼠学习班,印刷统一灭鼠资料2000余份,全县灭鼠面积达41万亩次,预计挽回粮食1204吨。
(六)强化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在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我局一是重视项目建设,积极申报了年产4万吨生物质燃料加工建设项目、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专项、外来物种管理专项、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项目、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建设项目;二是结合“世界环境保护日”,我局共发放《湖南省外来物种管理条例手册》、《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关于禁捕销售青蛙的通知》、《福寿螺防治方法》、《水葫芦防治方法》、《空心莲子草防治方法》6000余份,在全县营造了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三是严格控制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对已发现的福寿螺、凤眼莲、空心莲子草等三种重大有害入侵生物,我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集中防治,并及时总结防治经验,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四是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田间试验,协助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营资所、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完成小区布设与划分。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之中。五是积极申报土壤重金属污染扩面修复项目,并得省农业委的批复。该项目在我县实施面积5万余亩,争取到了中央资金1200余万元,成为我局有史以来争取中央资金最大的单个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之中。
(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今年,我局不断加强局机关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学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局党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全局干部职工共同营造清正廉洁、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不断完善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一是实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责任制。由党政一把手唐和光局长亲自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工作范围直接负领导责任。按照工作管理要求,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纳入到对各个股站的目标管理中。年初有局长和各个股、站、室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状,把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与全局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切实做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干部职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达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中心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过硬”的目标要求。二是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修改制定了《2015年度农业局内部管理制度》和《目标管理考核细则》、《财务管理制度》、《公车管理制度》等多种管理制度。采取工作业绩、纪律考勤、卫生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评的原则对各股站室进行综合评定,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通过建设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为抓手,加大制度执行力,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三是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制度规定,加强管理,节约开支,把有限的经费用于保运转、促发展上。截止6月20日,今年我局公务接待费用9.0万元,公务用车费用4.5万元,与去年均有较大程度减少。四是大力推进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抓好文明单位创建和群众满意农技员、星级农技站评选活动,继续做好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好“三清一化”卫生责任区清扫责任。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随着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县农业生产总体上呈现出良好态势,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各项生产秩序井然,但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制约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总体上我县发展总量不大,实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基地分散不集中,规模和效益不突出,农产品生产聚集度小,主导产业发展规模仍需进一步壮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我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尚未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层次不高、实力不强,没有大型的龙头企业集团和知名产品来带动,农业产业多为初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规范化程度不高,数量众多,但相对分散,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效果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整体上相对较低,培育市场主体仍需继续努力。
(三)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普遍缺乏现代经营管理人才,懂技术、懂政策、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
(四)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短缺和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的状况十分明显,关键农时缺人手、农业生产缺人力的问题凸显,培育职业农民、新型农民面临艰巨任务。
(五)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虽然连年增产但保持有效供给的压力加大。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不高,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流通环节层层加码,“卖难”和“买贵”的矛盾愈加突显,农资价格、人工费、农产品物流费用持续上升造成的高成本,给粮食安全带来新的隐患。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环境污染和投入品的不当使用,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产品认证、抽检监测、风险预警、监管执法等方面任务艰巨。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抓好夏秋粮食生产。一是抓好晚稻粮食生产面积的落实,确保今年我县晚稻生产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二是抓好秋玉米、红薯、秋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生产。三是建立2个晚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个秋冬种农业示范。
(二)继续抓好柑桔、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突出抓好浩塘菖蒲村优质水果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三)进一步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优化农资市场环境。
(四)抓实农业项目建设,逐步筹备项目验收。加大招商引资,盘活项目带动。加强项目库建设,跟进2015年农业项目申报工作,做好2016年农业项目申报准备。
(五)搞好农产品“三品”申报认证和农业企业技术指导服务,提升我县农产品品牌。
(六)切实做好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七)完善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做好迎检准备,提高我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
(八)切实做好市局农业工作目标管理和县年终综合工作考评考核工作,统筹兼顾做好其它单项工作年终考评考核。
篇2: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市各部门形成合力,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农村工作会议的各项和措施,深入基层抓好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取得较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完成指标情况
(一)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0%,其中农业种植业总产值46.5亿元,比上年增长9.2%;
(二)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85元,比上年7828元增长13.5%,其中农业种植业为农民收入贡献3140元,比计划增长8.3%。
(三)预计全年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4.96万亩,比上年增长2.28%,其中:
1、预计全年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64.31万亩,同比增长2.83%,单产376.07公斤,增长1.7%,总产61.8万吨,增长4.56%,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25.63万亩,增长2.43%,平均亩产400.02公斤,总产50.25万吨,增长3.05%;玉米种植面积16.61万亩,增长3.5%,亩产408.07公斤,6.78万吨,增长5.12%;薯类(红薯、马铃薯)种植面积17.52万亩,增长5.26%,亩产227.6公斤,总产3.99万吨,增长26.4%;豆类种植面积4.56万亩,增长4.08%,亩产169.59公斤,总产0.77万吨
2、预计完成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8.73万亩,增长0.12%。其中油料作物16.46万亩,增长3.2%,亩产229.8公斤,总产3.78万吨,增长4.76%;甘蔗6.53万亩,减5.2%,亩产4747.3公斤,总产31.0万吨;药材(淮山)5.33万亩,亩产612.3公斤,总产3.26万吨(干品),增0.31%;
3.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51.92万亩,增长2.61%,其中蔬菜(含菜用瓜)48.87万亩,增长2.41%,平均亩产1155.82公斤,总产56.48万吨,增长3.96%。
4、预计完成铁皮石斛种植面积520亩,增长23.8%。2014年可采收355亩,平均亩300公斤,总产107吨,增长18.3%,产值1.1亿(此不列入上述面积统计)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抓教育,创先争优,促落实。 在全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勤政为民、守纪爱岗”活动,坚决反对“四风”,有效增强了干部职工“勤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为农服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每项工作都按照创先争优的要求抓落实,工作比较主动。如发展马铃薯生产中,总结几年来由于种植时间迟,清明前后收获,雨水多造成腐烂,增产不增收。今年“十一”期间,不少职工放弃休假,抓调种,早种植,10月底已基本完成种植任务,是前所未有的。创先争优取得成效,农业局6项工作获县处级以上奖励,15人次干部职工获县处级以奖励。
(二)保面积,提单产,促增效。在有限的耕地面积的条件下,通过加大宣传,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推广增产增效综合等措施,取得了成效。一是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长2.83%,单产增长2.7%,总产增长4.56%,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二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长0.12%,三是其他农作物种面积增长2.61%。四是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增长25%,产值增长33%。
(三)政策扶,科技帮,促增效。一是落实支农惠政策。全市种粮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机补贴、粮食直补四大补1.5亿元,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二是宣传贯彻国家粮食最低保价政策政策,每50公斤135元,比上年增加10元,发挥农民种粮食积极性。三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浔发[2014]8号)和《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浔发[2014]9号),有效地吸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老板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四是科技推广面积大。今年我市围绕粮食高产创建整县推进和粮食增产增效行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其中杂交稻推广面积57.8万亩,占水稻面积的47.0%;优质稻110万亩,占89%;超级稻45万亩,占36.6%;防寒育秧插大田118万亩,占95.7%,机插秧31万亩,占25.2%,有效提高农作物单产。四是增素质,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退耕林成果应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全共培训班1350多期,培训干部群众10.5万人次,印发春耕生产“明白纸”、“ 致水稻种植户一封信(水稻保险)”资料 40万份,得到教育局的支持,通过学校学生送达农户。
(四)育主体,创市场,促增效。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重要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全市3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地级企业5家,占任务125%),3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48个,占任务171%),245家庭农场(新增30个,占任务107%)和260多个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带领农民集中创市场。据统计:35家龙头企业2014年经营产值达34亿元,比上年增7.8%。二是市财政投入170万元扶持13个合作社,有效促进合作社基地生产,集中创市场,如:桂平益农专业合作社建立1000亩蔬菜基地,内设桂平市蔬菜产业协会、蔬菜配送中心,下联益禾、万佳、汇珍等11个专业合作社近10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城区大起市场建立120多平方米蔬菜配送中心,开展生产到销售全程化服务,形成蔬菜大产业格局,带动菜农增收。桂平市汇珍种植专业合作社内设桂平市铁皮石斛产业协会,下联15多个种植大户(合作社),开展铁皮石斛产业社会全程化服务,统一管理,集中创市场,形成铁皮石斛大产业,是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年收入超过亿元。
(五)抓示范,育产业,促增效。2014年组织500亩以上蔬菜示范11片,面积7100亩;50亩以上淮山示范12片,面积1500多亩;双季稻万亩示范25片(早稻12片,晚稻13片),面积25.1万亩,面积25.1万亩亩,涉及13个乡镇66个村,62569个农户,平均亩产488.0公斤,总产12.3万吨,比项目实施前亩增产10.5公斤,总产增2635.5吨;去冬马铃种植100亩以上示范户42户,面积2.8万亩,今年发展马铃薯10.2万,1000亩以上10片,购进薯种610吨,10月底已完成种植,比年快1个月;实施荔枝高位换种示范300亩,木薯标准园示范1000亩;实施金田30亩淮山原种繁育和1000亩淮山标准化栽培项目;实施南木500亩砂糖橘标准园示范等大批示范,既培育农产品生产向大产业方向发展,也有效带动面上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六)抓项目,增投入,促增效。2014年向上级争取了千亿斤新增产能、退耕还林成果应用、粮食高产创建、马铃薯产能提升、农产质量监管、茶叶标准园建设、土壤有机质提升、农作物良种补贴、中科协金田淮山等到一批项目,争取资金近5000万元,比上年增加800万元,实施项目既增加了农业的投入,也为农民作出示范,效果较好,提高农作物产量促增收。
(七)抓服务,通信息,促增收。一是市委、市政府重视农业生产,从机关、事业单位抽调2500多干部配合乡村落实农业增收措施。二是农业部门成立专家组,督导组深入乡村指导落实增产措施;三是利用农业信息平台,在各农产品品种上市前向全国发布供货信息,至目前止,发布信息3500多条,有效促进农产品流通,价格上扬。据调查,今年稻谷价格比上年同期每500公斤上扬20-25元;四是主要农产品蔬菜、马铃薯、淮山等价格稳定增长,特别是马铃薯马铃产品是近几年来销售最活跃的一年,商家到地头收购大小薯统价每公斤2.0元以上,20多个示范基地产品基本上是外销。蔬菜销售渠道较畅,本地销售价格稳定上升外,外销渠道畅通。如下湾3000多亩芹菜、江口三布800亩大白菜以及10000多亩春收淮山大部分销往广东等地;4.8万吨荔枝、1.2万吨龙眼虽然价格不大理想,但销售畅通;益禾种植专业合作社、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万佳种植专业合作社,汇珍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菜蓝子基地,生产的产品也有相当部分外销,价格上扬。
(八)抓改革,转观念,促增效。目前新生代农民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约10%左右,农村劳动力老化,将对下一步农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必须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向规模化、产业化、社全程服务化方向发展。一是引导农民将承包土地逐步向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大户,按“接二(产)连三(产)”延伸,实施订单生产,连锁经营,为企业、为市场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第一车间的方向转变。2014年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45万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5%。二是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今年在厚禄乡实施试点工作,实现118个个村、农户10190户,面积33743亩,目前工作顺利推进,正在入户确认地块、公示中,预计12月中旬发证到户,为面上确权登记工作普开提供做法和经验。三是以小并大工作。今年起起进入实施土地以小并大试点工作,预计完成以小并大面积2.1万亩,占任务105%。四是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与农机部门联合在石龙开展1000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从播种到收割均进行机械化作业,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集成技术,为全程服务化提供做法和经验。四是植保统防统治工作。在年发出病虫害预测预报,指导面上开展病虫害防治的同时,实施厚禄、石龙、南木乡镇实施3万亩植保统防统治项目,组建机防队,开展统一时间、统一配药、统一机喷服务,摸索机防队服务方式,以群众欢迎。五是落实水稻保险工作。农业生产常受不良气影响造成损失。今年开始与保险部门实施水稻保险工作,2014年计划实施面积20万亩,到10月底止,全市水稻保险任务为20万亩,到10月底止,完成投保面积17.38万亩,占86.92%,共投入保费347.66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投保金额278.13万元,农户投保金额69.53万元。为农户发展水稻生产提供“定心丸”。
(九)天帮忙,人勤奋,促增效。由于积极组织防范自然灾害,今年以来,出现多次的霜冻、台风、洪涝灾害,贵港、平南都出现一定的灾情,但我市影响不大,形成上涝下淹中间和的格局,十分有利发展生产。一是抢上季节。全市早稻4月14日插完田,比上年快3天,晚稻8月7日基本插完田,比上年快了1天,且完成插秧时间比较集中。二是雨水均匀。今年以来雨日多而不过,且4月到6月清早、旁晚降雨多,为作物生长营造了最佳的气候环境,是多年来少有的,除增加水库储水量外,晚上温度低,有较控制病虫害,有利分蘖,提高单产,晚稻虽然9月下旬起,出现连续干旱天气,但绝大部份水稻已灌浆,部分已黄熟,依靠露水就可维持到成熟,影响不大。3月中下旬虽出现2次霜冻,但马铃薯等大多数农作物已到收获期,对产量无影响。
(十)抓秋冬种,增产出,促增效。把秋冬种工作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其中:秋冬蔬菜24万亩,冬种马铃薯10.2万亩,冬种绿肥3万亩,其它冬种作物2.5万亩。建立市级10个以上马铃薯高产示范片和10个优质蔬菜示范基地,10月底已完成马铃薯种植任务。通过示范带动,实现秋冬种产业产值5.37亿元,农民人均增收50元以上。
(十一)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部署,努力抓好落实。一是派出12名干部职工到金田、江口任新农村指导员,派出3名干部任村级第一书记,派6名干部参加大藤陕建设工作。派出5名干部参加浔州路等征地拆迁工作,抽调人员按新农办、大藤峡建设指挥、征地拆迁项目办和地政府、村公所抓好各项工作,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二是按美丽办的工作部署,抓好“清洁乡村、美丽桂平”工作。重点完成石咀小汶120亩清洁田园示范和金田镇金田村1000亩,无公害淮山示范。完成下湾、厚禄和南木三个试点乡镇各定一个收购点,每个乡镇补助资金3万元。 回收工作初见成效,共回收农药瓶以及包装物3吨,约2.4万个农药瓶。同时,做好田间、道路垃圾清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重点对各项示范基地垃圾清理,每造组织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清理3次以上,带动面清洁田园工作开展,田间垃圾清理率占70%以上,提高农产品质量。三是按牵头单位的要求,履行成员单位职责,做好工、青、妇、禁毒、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综治、环保、质量兴市、保密、艾兹病防治专项工作。
四、存在的困难
一是产业化程度还较低,影响增收。在土地承包经营的特定条件下,农户对土地“以小并大”工作有思想顾虑,怕土地流转后,种植大户把土地并大,失去承包土地,不愿打乱地块经营,造成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化耕作管理带来困难,除增加生产成本外,极大程度地抑制产业化生产,也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投入产出比价大,成本增加,影响增收。一是农药、肥料、农用燃料等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投入成本增大,影响积极性。二是人工投入成本增加,去年种植大户顾请人工,每工日约55-60元,今年提升到60-65元,且同农户生产季节同步,闲时请工容易一点,忙时请工较难,造成大户种植的各项措施不能及时实施,影响品质和产量。
五、主要工作体会
(一) 市委、市政府重视。市委、市政府将2013年主要作物指导性任务分解,并以市政府办下达到各乡镇,任务到位,职责到位,调动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组织全市干部职工、人民群众落实各项增产措施,成为今年粮食增产、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
(二)强农惠农政策见成效。国家加大了农业扶持力度,2013年我市获下达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1.5亿元,己通过“一折通”落实到农户手中,其中我局实施水稻、玉米、花生良种补贴2100万元,己全部落实到农户,有效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产出率。
(三)部门协调好。市委办、市政府办协调各部门围绕粮食生产安全,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农业动态,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准备;财政部门保证农业发展工作所需要的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农业、质监、工商等部门加强对粮食、农资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农资供应部门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组织供应,确保农业生产需要;气象部门及时准确提供气象信息,指导生产。农业部门围绕农业产业化生产,应用有突破性作用的农业技术措施,取得了突破性增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