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17-02-09  编辑:友念 手机版

  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汇报【第1篇】

  今年在上级机关部门的关心下,我乡列为“十三五”期间泰州市里下河地区重点薄弱乡镇。为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对照五年任务四年完成的工作目标,一方面找穷因,摸家底、挖潜力,一方面抓机遇、攀高亲、谋发展,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将我乡基本情况和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位于兴化城区北侧,下辖17个行政村,30个责任区,1个居委会,其中12个行政村已纳入城市规划区。总户数9835户、3.1万人。全乡总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万亩、水面滩涂1.2万亩。2015年社会生产总值4.43亿元。工业开票销售1.4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42万元,工商税收收入2432万元,招商引资实绩1.1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8548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6万元,工商税收收入1281万元,招商引资实绩9000万元,主要指标均实现了“双过半”目标。2011年我们抓住S231省道北延机遇,规划建设了工业集中区,投入800多万元配套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持续强化对工业项目招引,先后有15家企业落户园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培育招引建筑业和物流、旅游等服务业,现有建筑企业4家。其中一级企业一家,2015年建筑三产税收占工商税收总额的45%。积极引导适度规模化种植,全乡共有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瓜果、蔬菜、药材等特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我乡集镇建设起步较晚,原乡政府在最北端的西鲍村,行政居住较为分散,2009年南迁至全乡的中心区(现在的办公地),先后规划建设行政、教育、卫生、商贸、居住等区域,方便了群众办事,也集聚了中心区的人气。

  二、经济薄弱的主要原因

  在乡级层面上:就区域优势而言,我乡虽地处城郊且有12个行政村在城市规划区内,但由于兴化城区东拓南延,导致接受城市辐射缓慢,分享城市带动效益不明显。就经济发展而言,我乡仍属于农业乡镇,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曾为工商税收主要来源的境内华东地区最大的废旧橡塑市场2008年因环境污染和消防隐患问题被取缔,导致税源大幅减少;我乡属于综合经济实力第三层次乡镇,财政属于吃饭财政。近年来本着积极作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断加大民生公益事业投入和工业园区载体建设,但由于财力制约,框架拉开不大,往往只能配套随着项目走,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在村级层面上:由于1998年土地二轮承包时,我乡大多数村将所有土地全部发包给农户,集体未留机动田,导致如今陷入集体资源匮乏、增收乏力的窘境。为完成康居村创建任务,各村纷纷举债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整治村庄环境,形成一定的村级债务。在低收入人口层面上:因我乡临近城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进城务工劳务性收入和土地流转的财产性收入。2015年末,全乡进城务工的农民数11717人,劳务收入约1.75亿元。全乡纳入建档立卡的低收入贫困家庭1106户,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缺劳力、缺技能,其中:因病致贫521户,因残致贫327户,因学致贫7户,因灾致贫8户,缺资金、技能、劳力、土地等致贫243户。

  三、精准扶贫进展情况

  2015年全乡共有10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5万元,其中:25-35万元2个,20-25万元2个,15-20万元3个,15万元以下3个。已纳入建档立卡的1106户低收入户中:低保户340户、五保户223户、一般贫困户543户。按照泰州扶贫工作《意见》要求,泰州市9家单位部门挂钩帮扶我乡平旺、肖垛、胡杨、新民、窦泊、陆鸭等6个行政村和120户一般贫困户。前期,由泰州市级单位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分管负责人带队,主动来我乡进村入户摸村情,座谈交流拿措施,对我乡的帮扶工作予以充分的支持。除泰州帮扶外,张舍村由我市余建年副市长挂钩帮扶,其余3个村由我乡重点帮扶。剩下的423户一般贫困户,兴化市公安局200户、兴化市广播电视台100户,还有123户由我乡负责帮扶。为切实加强对帮扶工作组织协调,我乡成立挂钩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意见,同时要求10个薄弱村落实精准扶贫主体责任,结合村情实际,认真制定2016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围绕一般贫困户2016年25%的脱贫目标,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出首批脱贫对象及帮扶措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乡大多数经济薄弱村面临着资源匮乏、债务沉重的发展难题,因此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有统筹抓好全乡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薄弱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难题。当前,我们将抓住泰州市领导以及市级单位部门挂钩帮扶的机遇,用好帮扶政策,拓展发展思路,务实发展举措,尽快甩掉经济薄弱乡镇(村)的帽子。下一步工作重点主要有:

  一是全面融入城区板块。针对西鲍与城区、景区零距离相依的区域特点,南北以上官河为轴线,东西以S351省道(城市北外环)为轴线,将全乡53平方公里划分为“四大板块、一个中心”,整合资源要素,强化建设管理,促进全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①东南部二三产业发展板块(12.4平方公里)。依托现有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和已形成的西鲍工业集中区两个载体,主动策应城区经济板块发展,加大产业规划和产业招商力度,大力招引优质税源项目。②西南部城市发展预留板块(14.2平方公里)。主动策应城市发展和长安路北延,合理规划和控制农民建房,服务城市建设项目,为城市建设拓展预留足够的空间。③东北部粮食生产功能区板块(7平方公里)。结合全市粮食功能区划定方案和实施,以牛陆庄村家庭农场为龙头,扶持发展适度规模农业,推进绿色高效农副产品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增效。④西北部生态旅游观光板块(17.4平方公里)。对区域内的万亩土地和8000亩水面按照全域旅游的要求进行控制性规划,按照特色小镇的标准逐步规划建设好与景区毗连的周韩两村。⑤中部社区居住中心(2.2平方公里)。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位于两条轴线的交叉点且人口和部门相对集中的平旺、朱庄中心区域,进行总体规划编制,逐步将此建成功能齐全,居住集中的综合社区,并继续实施中心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对外形象。

  二是充分挖掘资源潜能。实践证明,实现稳定的村级年收入35万元的帮扶目标,挖掘资源潜能,项目帮扶是关键之举。我乡在233省道北侧约1公里处蜈蚣湖南荡内有6000亩荒田资源,涉及平旺、胡杨、肖垛等多个薄弱村,因位置偏避,鱼池标准不高,村发包收益相对较低。鉴于上级对该区域确定的退湖还渔项目到2025年实施,我们拟对该区域低标准渔地实施改造,增加养殖效益,增加村级营业收入。

  三是全力上争帮扶政策。按照泰州扶贫工作《意见》要求,泰州各相关部门在安排涉农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村实事工程等项目时,优先安排黄桥老区和里下河经济薄弱地区的薄弱乡镇,兴化市也同步出台涉及引导资金、项目建设、基础设施、贷款贴息等多项扶贫工作的奖补政策。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研究政策,一方面要加强与泰州、兴化各职能部门对接,全力做好各项政策上争承接工作。同时,我们也恳请泰州市挂钩帮扶单位在帮政策、帮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

  四是着力增强薄弱村发展能力。对市认定的年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5万元的10个经济薄弱村,我们将因村制宜,逐村制定发展规划,逐村谋划帮扶措施,着力增强薄弱村发展能力。对没有资源、没有区位优势的村,采取项目帮扶办法,通过在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在351、231省道两侧建设“高炮”广告牌,收取租金增加集体收入。对负债较多的村,实行最严格的村级债务管理,严控各项开支,力争村级债务每年下降5%以上。对有一定资源的村,充分挖掘资源潜力,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强化服务,增加集体收入。积极调动各村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谋划制定税收返还到村政策,使其能从二三产业中获得红利。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领办经济合作社,规范“三资”管理和经营,引导各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扎实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项目,力争年底实现全乡高标准农田基本全覆盖。

  五是加快低收入人口精准脱贫。对全乡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进行精准识别,根据致贫原因,制定个性方案,多头多路、综合施策,不断加快脱贫步伐。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做到“四优先”:优先承包乡和村保洁保绿、环境管护事务,优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优先推荐进入家庭农场务工,优先引荐进入园区企业就业或承揽业务在家加工,确保每户低收入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非农产业稳定就业。对不具备转移就业条件的,积极开展产业帮扶、项目帮扶,通过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确保每户低收入农户至少有1个稳定的增收项目。同时,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在贫困户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进行精准帮扶。继续发挥好政策性保障兜底作用,依法依规帮助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低收入户办理低保、五保待遇,做到应保尽保,从而确保全乡低收入人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也不掉队。

  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汇报【第2篇】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敦煌市贯彻落实酒泉市委“四个六”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及问题建议汇报如下,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深化“六个精准”

  省市深化双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面落实。在脱贫对象精准上,按照“五步一公示”的工作程序,组织驻村工作队对全市814户、2808名贫困人口进行入户摸底、全面识别,对32户贫困户不符合贫困标准的人员进行了调整,做到了扶贫对象精客观公正、精准到位。在脱贫目标精准上,按照“一户一本台帐、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的工作思路,因村施策、因户举措,精准扶贫,重点突破,力争年底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20%,达到3360元以上,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市级领导包挂村建成“示范村”,科级干部联系户建成“示范户”。在脱贫内容精准上,按照《深化双联行动推进精准扶贫实施意见》,要求每个单位每年至少为联系村帮办3件实事,引进、争取并实施项目1个,每个村于2015年底前建立稳定的经营性收入渠道,实现“户均增加1亩高效田、户均输转1个劳动力、户均增养10只羊”的“1110”目标。在脱贫方式精准上,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双联行动的基础上,按照“党委部门联系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政法部门联系矛盾纠纷多发村、经济部门联系发展滞后村、农口部门联系特色产业村”的原则,重新调配了乡镇、部门、单位和各级干部的帮扶对象,细化分解了工作任务。在考核评价精准上,出台了考核办法和责任书,将限时脱贫目标、精准扶贫内容和精准帮扶责任落实情况等内容作为考核重点,将精准扶贫成效纳入乡镇、帮联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完不成脱贫任务的班子不能评为“好”班子,完不成脱贫任务的干部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并注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考察识别和培养选拔干部。在措施保障精准上,市委主要领导负责全市区域的精准扶贫工作,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抓脱贫任务最重的工作组,市委其他常委各包挂一个农村乡镇并且包乡抓组驻村联户,其他县级领导干部抓组驻村联户,科级干部各联系1-2户贫困户。全市划分3个片区45个工作组,169个单位729名干部与814户贫困户结成“一对一、面对面”的帮扶对子。

  (二)紧盯“六个落实”


更多相关文章:

1.2017关于乡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2.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3.2017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4.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5.2016年驻村干部精准扶贫自查报告

6.2016年村精准扶贫调研情况报告

7.2015年精准扶贫情况自查报告

8.2015区精准扶贫调查报告

12下一页尾页
相关推荐

精彩抢先看New  Top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