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人生的成长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16年初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1】
教育是祖国的未来,在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尤为重要。为了了解XX市基础教育情况,我们以初中阶段为样本,就学生心理、生活,教师身体、年龄、工资以及学生家长感受想法等问题开展走访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一、初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我们随机询问了100位初中学生,在我们调查的中学生中,我们分析,约有46%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约10-15%学生有心理健康低于正常水平,个别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初中中学生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其中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极少数甚至具有极端心理。
通过走访老师,与学生座谈,我们了解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速度减缓,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心理闭锁等,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认真研究,通过跟学生交谈,发现很多学生行为反常,属于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拿出一些白纸,把纸用手撕成条,一直撕一直撕,很长时间不停;还有学生自习时嘴一直嘟囔;有的学生目光呆滞,凝视窗外。这些都是不正常心理造成的反应。座谈询问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2013年XX市某中学两名女生离家出走,跑到农村的山上喝农药自杀死亡了,这就是极端的心理问题所致。
学生心理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研究其原因非常重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有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三方面问题。
(一)过度学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
我们对10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竟然出现了极端的结果,10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时间过长,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甚至造成学生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68%的学生开始厌学,认为学习是不得已而为之。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很多学生因记忆,理解等能力下降使成绩难以提高,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到:“晚上1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灰。”一个女生说:“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为什么学习压力如此大,大的甚至自杀。原因主要两方面,一是不合理的高考制度;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从各国教育现状看,全世界只有我国学生学习如此艰难,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高中之后再升入大学的学生只是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已经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惧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二是学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几乎所有学校都是为了收更多的补课费才安排那么长的补课时间,太长的学习时间大大超过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差的学习效果。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一个班的几个学生,虽然交补课费,可经常不参加补课,找各种理由请假,结果考试成绩反而很高,这已经说明补课的真实目的了。
(二)学生生活压力过大,几乎没有时间缓解
中考、高考、还是中考、高考,中考倒计时、高考倒计时等等,让学生每一秒都在强大的压力下生活。我们走访XX市中心医院心理专家,专家认为这样持续的高强度的心理压力,会让学生出现严重的身体问题,产生疾病,甚至丧失生存的希望。专家认为,这样的问题,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忘却压力点,多休息。可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几乎每个学校都安排不同程度的补课。以XX市一所重点初中为例,学生早晨7点到校,到晚上8.30才放学,回家还要学习到深夜。生活质量变得不成样子。我们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学生吃什么都不香,睡眠非常不好,经常做梦考试而且不会答题。教育主管部门检查时,学校都会安排学生说不补课,不收费,其实,在学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就连课间老师都让学生背题,根本没有休息和锻炼身体的时间,至于补课,几乎分不清那些是正课,那些是补课了,反正只要在学校就是学习,没有其它,绝对没有。大强度的学习压力早把学生本应愉快的青年时期全部摧毁了,我们调查,初中学生平均每天有效的睡眠时间只有5个小时,医学专家指出,初中学生的有效睡眠时间必须满足8小时,才可以维持健康身体。长期不参加锻炼,且休息时间不足,让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极差,甚至免疫力都非常差,绝大多数学生近视,四肢无力。
(三)学生精神压力过大,个别学生走入极端
学习为了中考,为了高考,这样一来,学习效果就成了学生的一个心病。以XX市一个重点中学为例,全学年1000多学生,排进前100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说到家也只有不到10%的学生可以考入前100名。学校总做进不了前100没有希望得宣传,给绝大多数学生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我们走访学生发现,大多数学生忧心忡忡,一个学生说:“我家为我择校交9000元,我妈为我选好班给校长4000元,还按月为我交420元补课费,每周给我200元伙食费,每天车接车送,学习成绩不好觉得压力特别大”。另一个学生说:“我每天除了睡眠吃饭就是学习,昨晚学习太晚起不来,早晨迟到老师罚款20元,上课困了打盹罚款20元,不敢跟家长说,只好中午不吃饭,用吃饭钱交”。这一切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几乎把学生彻底摧毁了。XX市一个重点初中,一个女生被班主任批评,这位女学生盛怒之下,竟然纵身从教室所在的4楼跳下,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大腿骨粉碎性骨折,虽然学校拿出巨额赔款,可学生还是必须面对终身瘫痪,只能在轮椅上惨度过余生了。研究其原因,不是老师批评的错误,根本原因是这样的教育制度,让学生心理长期处于崩溃的边缘,有一点直接原因,事态便瞬间恶化不可收拾。
二、初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我们走访初中教师时听说这样一句话,“初中老师有三难”,一是工资太低生活难;二是指标太少晋升职称难;三是终日劳累健康难。先说工资收入,我们走访了一位中教一级的初中老师,她从事教育工作快20多年了,每月工资只有2800元,还有一部分要参加学校岗位考核浮动,实际上工资要低于这个水平。按XX市2012年社会平均工资计算,这位每天要工作13个小时的教师的工资只是社会平均工资的76%,真是少的可怜啊。长期的工作让几乎所有教师都有颈椎病,咽喉炎和慢性胃病,我们发放的教师常见病问卷全部被选择了。我们调查的几所学校每年都没有安排教师体检。教师反映学校晋升职称的指标历来紧张,很多符合条件的教师因为指标少无法晋升,只能在后边排队。教师不仅收入很低,而且责任重大。每天生怕学生出现安全问题。
三、学生家长内心矛盾进退两难
调查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学生家长对初中教育的重视的反映。走访时家长感触主要有三,一是看到学生身体就这样一天天糟下去心疼可是又没有办法。家长说,孩子本是天真活泼的年龄,可现在该死的教育制度,让家长没有办法。因为孩子总要考,制度不改就是市里抓减负,我们也要找班学。不然怎么办。提及学生花费,一些家长说择校,选班,补课,太多了,几乎负担不起,但又无奈。只要学生能学习好,家长就是不吃不喝也愿意,很多家庭没有车,晚上放学太晚已经没有公交车了,学生只好打车回家。一些女生,家长不放心,只能坐车去接,然后陪孩子打车回来,非常辛苦。
四、初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建议国家加快高考制度改革的步伐,实现一年多考,选科参考,增加公益活动加分。彻底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负担。要增加高级中学数量,均衡高中教育软硬设施配备,特别是保证师资力量的配备,让初中生能轻轻松松升入高中,愉愉快快参加高考。让想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能健健康康升入大学。
二要治理教育上的拜金主义,真正杜绝教育的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揭开一检查就说假话的外衣,让学校收费真正合理合法,对胆敢发学生财的学校校长,抓住一个处理一个,决不姑息养奸,而不是表面吆喝,实际保护。
三要恢复初中学校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时享受应有的快乐。切实减少学生学习时间,增加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时间,让我们的学生也能享有向往的,国外一样的快乐生活。
四要适度增加教师工资,增加一线教师职称晋升指标,主管部门要关心教师身体健康,每年安排教师参加一次体检。很多国家教师年工资3万美元左右,瑞士甚至达到4万美元,相当于每月人民币2万元,相当于我们教师工资7倍。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工资不低于同等级公务员工资,可我们欠发达地区公务员工资偏低,以副科级为例,工资只是社会平均工资的70%,所以,教师工资不应该在以公务员工资做标准。
五要在一些地区配备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专科学校,让那些学习成绩相对差的学生也有技能就业,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六要教育家长注重孩子身体健康,不要用学生有限的休息时间来安排参加社会补课,让孩子有一点可怜的休息时间。
【2016年初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2】
任何一位成功的老师都是用满腔的热情与辛勤的汗水,换来桃李满园,为学生奉献了一颗无私的爱心。但是从教十几年,教过班级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每个班中总有几个学生物理只考个位数,这些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现实意义上的“学困生”其实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业不良”,还包括“学习失能”。这些“学困生”的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他们不能适应目前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业不振”。
初中阶段是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学生学习各门功课的时间相应减少,于是学生对各学科的兴趣日趋分化。《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教师神圣的天职。物理教学的目的不是通过其学习和考试来淘汰一部分不适合学习物理的学生,而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物理语言素养。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因此,转化物理学困生,防止学生厌学是摆在我们物理教师面前现实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一重任。为此,笔者对自己所教的学校中的物理学困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
一、什么称为学困生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要经过有对准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与补救或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机械记忆,不善语言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
二、调查对象、内容和结果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对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个年级的物理学困生。问卷有三份,分别发给一些物理学困生、学困生家长和教师,发出问卷份数分别为:150份、150份、5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分别为145份、140份、48份,回收率分别为96.7%、93.3%和96%,问卷涉及学困生自身对待物理学习的情况和他们课外生活的情况,学困生家长对其子女的关心程度,以及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程度等几个方面。
三、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1、社会因素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社会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学生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电影、录像、舞厅、电子游戏机、桌球等娱乐设施的日趋多样化诱惑着广大中学生,使他们无心于学习。调查结果表明:有6.5%的学生经常出入这些娱乐场所,36.7%的学生有时出入这些场所。这些学生不安心于学习,对学习抱有消极态度,有些学生甚至已沉迷于网吧中。
2、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部分家庭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促进子女健康向上发展,在我们周围有不少父母不顾孩子的爱好、天赋和个性,总是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学习上“永远的成功者”。甚至有的父母竟要求孩子,功课必须门门名列前茅,假若落到第二、三名就得痛骂,弄得孩子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导致其对前途丧失信心。部分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袒护和放纵,致使孩子养成了好逸恶劳、不思上进等坏习惯。从调查表中也可以看到: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把物理学好的家长只是极少数人,61%的学困生家长认为孩子学不学物理无关紧要,还有28%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不用学物理,学不好就放弃吧。如果孩子成长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他能认真学习吗?他能有学习的动力吗?
3、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在中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学校教育被简单化为教学、升学,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学习尖子的身上,放松甚至放弃对多数学生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置学生的个性发展于不顾,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从课堂到课堂,从读书到读书,学生无任何的兴趣可言等等,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因此,只有在师生和谐、快乐的配合中,只有在教师为人师表、潜心教学、不放弃学困生的情况下,只有在学困生自身努力、认真刻苦、永不言弃的前提下,学校教育才能绽放绚丽的花朵。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