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名篇。下面请看语文迷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提供的观课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初中语文《故乡》观课报告一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
《故乡》这篇小说在人教版和开明版《语文》教材中都出现在八年级(下),从话题到深度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难度都是比较大的。这节课是《故乡》的第三课时。第一课时是在学生预习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大体梳理情节,这是比较简单的板块,因为《故乡》情节的设置本身就非常清晰简单,但它的价值也显然不在情节的曲折上。第一课时还主要通过阅读两个主要人物闰土和杨二嫂的语言,分析了这两个人物在二十年间前后的巨大变化,包括表象上的,也包括性格、精神上的。第二课时,仍然想让学生对《故乡》文本保持一种感性的、热情的状态,所以只问了一个问题:“读全文的过程当中,你读到哪里觉得最‘心痛’?说说原因。”这虽然看起来是个过于随意的问题,但是其实是和第三课时当中的核心环节之一,“三个层面的不满当中鲁迅先生最在意的是哪个层面”这个问题是相呼应的。同时,对“心痛的点”的确认,全班一起共享,就会把“心痛”的层面区分出来了:有的学生是为人生存的社会背景的混乱而痛心;有的是为了闰土的生活境况而痛心;也有的是为了闰土那样一个鲜活的生命变得毫无生气而痛心,或为了杨二嫂从西施变成可恶村妇而痛心。虽然比较散乱,但经过整合会发现,这其实正是这篇小说主旨表达的几个层面。就为第三课时的主旨分析做好了铺垫。
二。讲课过程的几个理论判断。
1、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点所说的是在“山寨版”和原版的比较上,从感性地发现差异到理性地分析解读差异。变易理论的运用有几个优势:第一,学生拿到两个版本,最初的比较肯定是“找不同”,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不困难而且比较有刺激性的事,所以孩子们也比较感兴趣;第二,山寨版呈现出的效果也是比较直观的,所以差异背后效果的不同也不难感受和分析出来;第三,改动的地方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地方,可以很快地让学生从感性刺激转入理性解读,而且避免了在设问过程中逐一细碎的提问,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方式。
2、从后到前的过程。分析小说的主旨,尤其是鲁迅小说的表达意图,对于初二的孩子来说难度非常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引导,很难对“社会造成人的精神扭曲”这个层面有到位的认识。教师直接给出了整合好的主旨表达,而学生要做的是在文本中确认支撑点,这对他们来说难度适当,而且也是比较好的筛选信息的训练。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主题表达就从几个“概念”变得丰富、鲜活,和文本紧密地联系起来。
3、从非主体叙述到主体叙述的过程。一篇文本最有“意思”也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定集中在主体叙述当中,也就是说作者最想表达的意图一定在他最着意去写的部分当中,或者一定在他故意设计得特别的情节或者特别的叙述方式当中。《故乡》一文,学生容易关注“社会的黑暗”,以为小说要表达的就是这个,但是,看文本会发现,直接表达社会背景如何混乱黑暗的信息甚少,只是点到为止,而文章的主体叙述是对比两个人物二十年前后的变化,而且无论肖像还是语言,大篇幅的各个细节的指向,固然呈现出人生存的“辛苦”,但更重要的不是生活本身的状态,而是人的个性、精神、灵魂的颠覆。这正是藏在主体叙述中的。
4、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解读出鲁迅作品的价值和精髓之后,再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表达去确认这些收获,这就是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哪怕学生认知和输出的只有一个方面,哪怕不太深入深刻,也会在整合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有助于孩子们加深对鲁迅的理解,并在理解鲁迅的基础上认同鲁迅。
三。变异理论的运用。
本课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变易理论和叙事学理论的有效运用。教师通过变易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改造,进行“山寨版”和“原版”的比对,使鲁迅小说把过去、当时和未来都纳入到现在时态的特点更加突出。“山寨版”如果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去看,会发现所有的“孩子”都被删掉了,包括当下的水生和宏儿,也包括过去的闰土和“我”;如果从时间的角度去看,删掉的是过去故乡的一切,但也因为水生和宏儿的删掉,而删掉了未来的故乡,只剩下单一维度的现实中的故乡。这样一来,也就违背了鲁迅先生通过二十年前后的鲜明的比对,来呈现人物灵魂巨大转变的意图。
四。关于问题的设计。
1、要有设计问题的意识并能设计出好的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好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既然老师已经问到“中年闰土已经几岁了?”,而且学生也答出了:“三十几岁”,哪么接下自然应该是问“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年闰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这个问题老师应该是想到的,为什么没有问学生?而采用自问自答,或者以指示学生齐读课文中的内容以代替回答?是不是害怕学生回答不出?还是怕学生一讨论会引发到课堂设置的界限以外?
2、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我们许多教师问题一抛出之后,心中只记得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只不过是自己上课的道具,是一架会自动答题的机器,根本无需思考的时间,所以,很少考虑到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对于许多教师,特别是上公开课的教师,可能最怕课堂上出现沉默,学生在朗读了,课堂上热闹了,心里就有一种踏实;学生在沉默了,那不就变成了冷场?其实沉默是一种思考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喜悦,是一种迈向成功的征兆。但是,许多教师恰恰意识不到这一点,于是问题一抛出去,就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而且一个劲地催学生回答。
3、要学会倾听,要感谢学生的发言,那怕是最糟糕的发言。
帕尔默在《教学的勇气》中同样阐述到这一观点。帕尔默为此还有一段细节的描绘:
每一次有人举手,不论那学生多害羞,你都会把身子向前倾,并这样走向这名学生。并做了一个邀请的的手势,嘴上说,“请说吧,----好!”然后,不论这个学生说些什么,你都会微笑着说一声:“谢谢!”
帕尔默把这一场景总结为两个词;一是乞求,二是感恩,当你快要饿死时,就会忘记羞愧而去行乞,而你会感激任何人施予你的小恩小惠。意思是问题抛出去之后,你就像是一个快要饿死的人,你必须得乞求学生,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你就像得到了恩惠,哪能怕是一点点恩惠,也要感恩。
倾听就要在这样的心境中才能实现。
4、关键在于教师自己内心的等待。
我们老师总是有一种恐惧,唯恐问题抛出去后造成课堂失控,总想把课堂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尤其是有人听课的时候,这种担心是最强烈的了。
帕尔默有过一段经典的描绘:
“想象你自己在教室里,你问了一个框架很好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一片沉寂,你就等啊等。你知道你应该再等等。但是你的心在敲击着,下沉着,最终你觉得无助而失控。于是你怀着焦虑、愤怒以及专断等复杂感情回答了自己的问题,而这些情绪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然后你眼睁睁看着沉默营造出的学习的开放性化为乌有-----而且越来越像头撞南墙瞎跑。”
因此,关键在于教师自己内心的等待。换句话说,课堂精彩与否?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自身,教师自己能不能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奇迹的出现。
初中语文《故乡》观课报告二
今天我听了陈冬曼老师的《故乡》。这是一节最真实的课,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校语文教师的基本水平。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旧知回放与预习检查1.引导学生回忆作者及学过的作品。2.引导学生回忆小说三要素等文体知识。3.让学生依据资料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三、理解景物描写作用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有关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试分析其内容。本课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
这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环节齐全。
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反馈讨论效果,就学生写的小传进行交流。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着墨较多,刻画得比较详细,人物形象丰满。为他们写小传,要从全文着眼,筛选与之有关的材料与信息,然后将其连缀在一起。陈老师的这一环节做得很好,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有外貌和内心描写,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老师对闰土的分析非常到位。主题挖掘地很深.
教学本课,陈老师本着一种潜入深处的原则,在分析文本时,简单入手,在挖掘主题是,注重由浅入深,这样,学生既轻松地学习了课文,有深刻地了解了本文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