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19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党支部书记要自觉增强责任意识,要有热情、有激情、有干劲,为队伍建设做好带头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社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新村街道位于普陀区西南部。东起++路,与++街道毗连;西至++路,与++镇为邻;南以苏州河与长宁区为界;北至++、++路、+++路、+++路与++镇、++新村街道相接。地域面积5.94平方公里,所辖26个居民委员会, 1439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106817人。社区成立了居民区党委,26个居民区党组织。

  一、居民区党员干部队伍现状

  ++新村街道现有居民区干部182名(核定编制为163名),其中党组织书记26名、居委会主任17名、社工指导员11名、副书记副主任4名,其他条线干部124名。具体情况见附表:

  居民区干部情况一览表

结构

基     本     情     况(182名)

年龄

结构

35岁以下

36—40岁

41—45岁

46—50岁

51—54岁

55岁以上

1

2

12

38

62

67

0.54%

1.1%

6.6%

20.8%

34%

36.8%

文化

结构

研究生

大学本科

大学专科

中专(高中)

初中以下

0

3

20

99

60

0

1.64%

11%

54.4%

32.9%

  一览表表明:年龄结构两极分化,中间断裂。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仅1名,占居民区干部总数的0.54%,36至45中壮年14名,占居民区干部总数的7.7%,46至55岁中老年167名,占居民区干部总数的91.6%,而其中55岁以上的67名,占居民区干部总数的36.8%;文化结构明显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仅3名,占居民区干部总数的1.64%,年龄全部在55数以上,大学专科20名,占居民区干部总数的11%,中专(含高中)以下159名,占居民区干部总数的87%以上,而其中初中学历60名,占居民区干部总数的32.9%。

  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居委会条线干部的登记统计情况,也进一步佐证了居民区干部队伍建设有待于迅速改善。

  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情况一览表(1)

结构

基     本     情     况(25名)

年龄

结构

35岁以下

36—40岁

41—45岁

46—50岁

51—54岁

55岁以上

0

0

3

5

5

12

0

0

12%

20%

20%

48%

文化

结构

研究生

大学本科

大学专科

中专(高中)

初中以下

0

0

6

12

7

0

0

24%

48%

28%

  表(1)情况表明: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年龄结构绝对值偏高,文化结构绝对值偏低。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以下年龄段的书记为0,50岁之内的书记为8名,占书记总数的32%,50岁以上的书记17名,占书记总数的68%,而其中55岁以上的书记12名,占书记总数的48%,一些书记即将退休离岗,而年轻书记又极端匮乏,青黄不接状况十分明显;从文化结构来看,具有大专学历的仅6名,占书记总数的24%,中专(含高中)的12名,占书记总数的48%,初中的7名,占书记总数的28%,中专和初中学历的共计19名,占书记总数的76%,文化程度显然与书记的职责要求差距很大,亟需改善。

  居民区居委会主任情况一览表(2)

结构

基     本     情     况(21名)

年龄

结构

35岁以下

36—40岁

41—45岁

46—50岁

51—54岁

55岁以上

1

0

0

2

3

15

4.7%

0

0

9.5%

14.3%

71.4

文化

结构

研究生

大学本科

大学专科

中专(高中)

初中以下

0

0

1

11

9

0

0

4.7%

53.4%

42.8%

  表(2)情况表明:居委会主任的年龄结构与文化结构,比之居民区书记更加令人担忧。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仅1名,占主任总数的4.7%,36到50岁的仅2名,占主任总数的9.5%,51岁以上的18名,占主任总数的85.7%,而其中55岁以上的15名,占主任总数的71.4%,中坚年龄段的主任人数匮乏,年龄大落差状况十分显著。从文化结构来看,大专学历仅1名,占主任总数的4.7%,中专(含高中)11名,占主任总数的53.4%,而初中的9名,占主任总数的42.8%,后两项共计20名,占主任总数的95.3%,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区居委会条线干部情况一览表(3)

结构

基     本     情     况(136名)

年龄

结构

35岁以下

36—40岁

41—45岁

46—50岁

51—54岁

55岁以上

0

2

9

31

54

40

0

1.47%

6.6%

22.8%

39.7%

29.4

文化

结构

研究生

大学本科

大学专科

中专(高中)

初中以下

0

3

13

76

44

0

2.2%

9.6%

55.9%

32.4%

  表(3)情况表明:居委会条线干部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同样不尽人意。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为0,36至45岁中壮年的11名,占条线干部的21%,46至55岁中老年的125名,占条线干部总数的79%,而其中55岁以上的40名,占条线干部总数的29.4%,条线干部老龄化现象十分抢眼;从文化结构来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3名,占条线干部总数的2.2%,年龄全部在55岁以上,大专学历的13名,占条线干部总数的9.6%,中专(含高中)76名,占条线干部总数的55.9%,其他44名初中学历,占条线干部总数的32.4%。

  二、居民区干部队伍现状形成原因

  ++新村街道居民区干部队伍的现状是年龄结构偏高、知识结构偏低,中青年干部断档,书记与主任人选青黄不接,甚至后继无人。

  形成居民区干部队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1.管理体制制约了居民区干部队伍的发展。居民区作为一级居民自治组织,主要靠居民实行自治,干部来源除极少数人事局核定的编制人员外,绝大多数来源于社会招聘。长风25名现有居民区书记中,仅有11名属于编制人员,占居民区书记总数的44%;21名现有主任(含副主任)中,仅有5名属于编制人员,占居委会主任总数的23.8%;136名条线干部中,仅有11名属于编制人员,占条线干部总数的0.8%;三项合计在编人员为27名,仅占居民区干部总数的14.8%,其他85%以上的居委会干部全部来源于社会招聘,客观上造成了年龄和文化结构的不平衡。

  2.任重事杂劳酬不对称影响干部队伍稳定。由于服务对象众多复杂,管理范畴面面俱到,而居委会干部编制有限,所以,绝大多数干部身兼多职。居民区书记除了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之外,其他如社会稳定、侨务、计生等,都是第一责任人,据初步统计,书记负责的各项工作多达16项,而近60%的非在编居民区书记酬劳仅仅1300元,尚低于上海市有关部门规定的酬劳。条线干部除极个别卫生、计生属于专职人员外(即使专职人员也身兼他职),其他98%的条线干部都是身兼两职,甚至身兼多职,而酬劳今年提高后才1100元,与他们的付出不相对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3.人生价值取向难以构筑居民区人才高地。居民区这种自治性质的组织,本身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上经济社会营造的氛围,客观上也让那些年富力强的高学历人才难以关注居民区工作。长风社区从2004年以来,先后招聘了10名高学历人才,无一人从事居委会工作。一些素质比较好的居委会干部,因酬劳、工作时间等原因,也纷纷离开了居民区工作,另谋他就。造成现有的居民区干部绝大多数是下岗待业、退休和待退、协保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很难胜任居委工作的创新。

  三、改善居民区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思考

  居民区虽是居民自治组织,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党和政府,行使着宣传教育、服务管理居民的义务和责任。服务对象是老弱病残等各种居民家庭,管理内容上至小区党建工作、文明创建等,下至居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家庭和睦、邻里纠纷,是最直接最具体的党和政府意愿的体现者和执行者,因此,加强居民区干部队伍建设,既是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的需要,也是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1.多渠道扩展居民区干部来源。在向社会招聘居委会干部时,采取自荐、推荐、动员、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尽最大可能提高干部流入关,从源头上掌控年龄、文化结构。建立居委会干部人才库,平时加强对居委会工作合适人选的选拔和培养,主动吸收他们参加各项活动,增强他们对居民区工作的认识和兴趣,适时过度入伍。主动向大专院校挂靠,与他们共同开发居民区工作人才培养工程。利用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让大学生熟悉了解居民区工作,培养他们为居民群众服务的志向,适时向居民区输送大学生人才。

  2.多举措构筑居委优秀人才高地。制定大学生、优秀人才“村官”优惠政策,凡属于高学历、优秀人才应聘和参加居委会工作,优先考虑入党提干,优先享受国家公务员政治待遇、正科级年薪制待遇,并根据业绩,逐年提升。在居民区工作一定年额(如3年、5年),而且业绩显著者,及时调入机关,授予实职,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

  3.多方式提高居民区干部队伍素质。包括各种培训学习、送上级主管部门集训、机关干部下派居委会工作、居委会干部之间流动,以及居民区干部进机关实习提高留任等。鼓励机关公务员、尤其是新录用的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区工作一段时间,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实践经验,留任居民区工作岗位,在实践中展示才华,得到更好的提升空间。组织居民区干部进机关实习,在实践中学会理性思考,树立大局观念,总结基层工作经验,或重返居民区工作岗位开拓创新,或留任机关继续工作,真正实行人才流动,彻底打破机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格局,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4.多形式培养储备居民区书记人选。++社区当务之急是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青黄不接,随着一批老书记的退休离岗,书记人选严重匮乏紧缺。为改变此况,一是利用现有人才充实基层党组织。建议按照民主推荐、领导班子成员推荐、干部自我推荐的方法,在现有机关干部和居委会干部中,选拔一批年富力强,思想健康、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文化基础扎实的同志进行培养,担任居民区书记职务;二是建立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人才库。建议在居民区中青年条线干部中进行选拔培养,制定长期规划,作为书记的后备人选,系统学习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尽快熟悉党务、提高能力,胜任书记工作;三是继续发扬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建议充分发挥“陆梅珍工作室”作用,组织老书记与新书记结对,用传帮带的方式,使新书记尽快转换角色,适应工作,全面提高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整体素质。

  5.建立居民区后备干部动态管理机制。要切实加强居民区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工作,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要求每个居民区党组织必须指定一名班子成员,采取“结对子”方式,定期与后备干部交心谈心,掌握其思想动态,加强日常管理,帮助其健康成长;二是完善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后备干部简要情况表、年度考核登记表、培训和条线干部期间的情况记载及考察情况等。三是落实优胜劣汰机制。及时调整那些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群众意见较大的后备干部,同时及时充实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进入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居民区干部队伍源源不断,解决居民区主要领导青黄不接的后顾之忧。

  居民区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社会安定的重要环节,居民区干部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也是“民生问题”的最终落脚点。++社区党工委将用5年时间,拓宽渠道、改进方法、在“选”上下功夫,创新方式、加强锻炼、在“育”上做文章,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在“管”上添色彩,畅通渠道、量才使用、在“用”上见成效,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居民区干部队伍,为构建和谐新长风做出贡献。


更多热门调研报告推荐:

1.乡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

3.公司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4.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5.2016基层公安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6.2016基层民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相关推荐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