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论文开题又是毕业论文的一个准备阶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硕士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2016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来源
德国大师保罗·克莱说“用一根线条去散步”。 线是一种视觉的语一言,一种意念的表示。瑞士画家保罗·克里就曾感叹到:“一根线条可以成为一幅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种生命,一种表现力,以及它自己的个性特征。”在儿童绘画天地里,线不仅仅是视觉的语言和意念的表示,它同时还是儿童发展特征的表现。
几乎每个儿童画画的第一笔都是线,第一幅作品都是以线条表现为主的线画。从涂鸦到写实,线条不可或缺。也是从涂鸦到写实的过程中,儿童年龄渐渐增长,生理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心智也随之成熟。在必然的成长中,孩子们用线条说着话,寄托着希望和梦想,宣泄着内心的情感,追求着心灵的自由。由儿童的线描写生绘画作品,我们可以寻到儿童成长的种种痕迹。
当儿童运用线条描绘人与物的时候,他们是在画画,也是在认识环境,了解世界。艾斯纳(Elliot W. Eisner)曾经说过:“认知就是求知的过程,是有机体了解环境的方法和手段”。加德纳(HowardGardner)认为“人的认知行为必须用符号、图式、形象、概念以及其它的心智表征来描述,绘画是符号的学习和掌握,涉及图式和形象等,他还认为“从孩子的画中能看出他们掌握的知识”。可见,儿童线描写生与儿童的心智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笔者从1995年开始涉足小学儿童线描写生教学,至今已有十余年的经历,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也遇到了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困惑。假设,如果用小学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去研究解读不同时期线描写生作品的特点,或许能从中进一步了解不同阶段小学生的绘画心理,进而探索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教学辅导策略,提高有效教学。
二、研究背景
1、关注儿童绘画内部心理的理论研究简介
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在 1882年出版了《儿童心理学》(Die Seele des Kindes)一书,这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同时也为儿童绘画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188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史丹利·赫尔(G. Stanley Hall)发表了一篇关于儿童绘画的研究报告,史丹利·赫尔首先将儿童艺术与原始艺术进行了比较,并由此切入对于儿童绘画的研究,此乃心理学研究儿童绘画的开端。1885年,英国学者库克(E. Cooke )发表了一篇名为《艺术教学与儿童本质》的文章;1887年,意大利美术史研究家克拉第·里奇(Corradi Ricci )发表了《儿童的艺术》(L' Arte deiBambin)一书。托马斯和西尔科(Thomas & Silk) la在1990年将儿童绘画的有关研究归纳四个大的取向:发展阶段的研究, 临床—投射的研究,艺术的研究,过程的研究。这些都为后来的儿童绘画研究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2、注意外在环境影响的儿童绘画研究简介
这方面的研究晚于第一方面,当人们发现单一的儿童心智成长不足以完全解释儿童绘画表现及其发展的时候,人们开始追寻其它的原因,转向了对外部因素影响的研究。对这方面研究影响较大的理论之一是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的理论。维果茨基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探究心理发生的现象,他将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低级智力过程的使用为特征,主要涉及基本的注意、知觉、记忆,儿童在融入周围社会文化(包括语言、习惯)过程中,与成年人相互作用;第二个阶段是以高级智力过程的使用为特点,有了对文化工具的掌握才会运用高级智力过程;这样发展就是由外而内的,学习重于发展。
基于此,布伦特·威尔逊等人(Brent Wilson et alI )认为儿童绘画的学习是一种社会学习他们模仿、借用图像意在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并非完全是再现实体。金德勒和达拉斯(KindlerA. M.&Darras B.)提出儿童绘画的发展是基于互动社会环境上的成长,社会环境会影响儿童绘画方式与行为。艾斯纳将贫民窟与富裕小区的儿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富裕小区的儿童在绘画空间表现上优于贫民窟的儿童。加德纳认为在考虑儿童绘画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个体发展与文化进化区别开,文化差异不可忽视。
在国内,近年来,杨景芝出版的《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李志舜出版的《儿童线描写生教程》、苏振民的《台湾儿童画导赏》等在关于儿童线描写生的基础研究成果已是颇为丰厚。这些成果为教育界实施美术教育以及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创造性教育等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参考根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极大推动了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目的
1、通过该研究,进一步探索出小学不同年龄阶段线描写生的绘画特点及与心智发展的关系;
2、根据不同阶段的儿童个案作画过程和表现特点的研究结果,结合文献资料解析寻找出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辅导策略;
3、进一步理清儿童线描写生与一般线描画、儿童画,特别是与素描的关系,为更好地融入和整合小学美术综合课程开发打下基础。
4、本研究结果能为日后小学儿童线描写生教学研究和实际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主要以质的方法,辅以适当的量化数据,结合个案研究和文献分析,研究小学低段、中段、高段三个不同阶段儿童线描写生和心智发展的有关问题。本研究将先采取参与观察法,以了解个案的线画情形;然后根据参与观察、访谈和收集的作品,设定不同的问题情境,进而观察不同阶段个案的线描写生作画过程和表现特征,并根据所取得的资料加以分析和讨论,提出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分阶段辅导策略。
五、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和强调儿童绘画的因材施教,不过所给予的差异性指导,多从经验出发,依据的标准偏向于个体的性格差异和认知风格差异,对阶段性、群体性绘画心理特点与辅导对策的研究却很少予以重视。本研究从小学各年龄阶段绘画心理的角度考察差异,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对儿童线描写生学习的影响,解决儿童线描写生领域科学辅导策略的具体依据性问题,在理论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并能为美术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指导性依据。
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试图具体揭示并说明两个独立维度上 (即信息的表征和信息的组织两个维度)的不同年龄阶段对于儿童线描写生作画过程和表现的影响。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心智发展与儿童线描写生的内在关联,并填补学术之空白。
在实践层面上,本研究就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儿童个案在线描写生作画过程和表现上的特点作出具体结论,能促进人们更进一步地认识美术学习与心智、美术学习与年龄特征的关系;能为儿童线描写生教学者提供具体可寻的、直接的指导性依据。
六、研究方法
(一)质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的情境下采用多种数据搜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显然,质的研究目的在于解释性的理解、寻求事物的复杂性、提出新的问题;其研究的内容一般包含有故事、事件、过程、意义和整体探究。
本课题所研究的问题锁定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线描写生过程和表现特点的研究。前者是一个过程性问题的研究,同时也是一个情境类问题的研究,关注的是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线画过程,儿童描绘对象的可能顺序是什么,这是具体情境下的动态过程;对于这样的问题较为合适的方法就是质的研究方法。而后者是一个描述性的问题,若以量化的方法对线画表现进行研究,容易将“如何表现”这个深入性的问题平面化。因而,较之量的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更具其合理性。此外,质的研究比之量的研究,细腻而整体,重视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意义上更能关注、尊重和保持美术、美术创作本身的“多元性、多样性和无明确的标准答案性。
(二)个案研究方法
“一沙一世界”背后的深层结构,是个案研究的追求所在,也是本研究所以选用个案进行研究的动机。个案研究(case study)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其特点就在于焦点集中,对现象的了解尤为深入、详细。个案研究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洞察,以获得丰富、翔实、具体的资料,并较好的反映出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而且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本研究需要的个案应该具有不同年龄阶段的代表性。研究者本人进入研究现场后,随着搜集资料的增加、资料分析的渐进以及问题范围的不断缩小,研究的问题逐步确定,研究的个案也因此明确下来。
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质的个案研究,期盼能秉承个案研究的精神,对研究问题做深入的探讨,进而得出结论,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