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农村公路建设与管养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08-12  编辑:pinda 手机版

   近年来,县农村公路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交通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和省、州交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州、县工作部署和年度计划安排,统筹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迎难而进,扎实推进农村公路改造、扩展和延伸,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公路是“三分建,七分养”,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加快全县脱贫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县“三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安排,6月上旬,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组织调查专班,就农村的养护机制、资金筹措、路产路权维护、日常养护及安保工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公路的基本现状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基本情况

  农村公路是全县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十一五”以来,随着省、州有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政策出台,我县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新高潮,农村公路得到了飞速发展,“通达”、“通畅”工程建设里程之长、投入资金之多、修建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使我县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深刻变化。群众称赞:“路通车通民心通、科学发展在交通”,农村公路工程切切实实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称道的“民心工程”。据统计,仅2008年至2010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39172.48万元。截止目前,我县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050公里,其中:建成通达工程1680公里、通畅工程1019公里,全县205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村村通工程,通达率达到100%;146个村实施通畅工程,通畅率达71%。全县列入农村公路规范化养护的县、乡、村道173条,总里程1090公里。

  在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我县始终把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全面养护、保障畅通”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专业人员和资金,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积极推进养护体制改革。交通运输局成立了农村公路管养办公室,各乡镇以公路服务中心为基础落实了专门的养护管理机构,并按要求配备了专职人员、养护机具和办公场所,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加强公路管养队伍建设。根据养护目标任务,全县共配备日常养护人员183名;三是严格落实养护资金。坚持第季度进行检查验收,按计量拨付养护经费;四是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措施。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检查督导组,对各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月检查、季考核、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对年终总评成绩优秀的乡镇予以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视其情节予以通报批评。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各乡镇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使我县农村公路整体管养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

  (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由于受技术、资金的制约,农村公路技术标准等级低,如宽度偏窄、弯道半径过小、弯道数偏多等,山区农村公路陡坡、急弯、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的安全设施急需改善,经调查农村公路有642公里属高危路段(落差在6米至10米以上高坡坎路段),急需实施安保工程,其中,需做警示墩512公里达12万余个,新建防撞墙50公里,安装钢护栏80公里,截止目前,已累计设置88公里,占应设置的13.7%。

  按现行定额单价和地材价预算,现急需实施安保工程高危路段624公里,共需投资6500万元,其中,新建警示墩需投资1800万元(512公里*12万个*250元/个=1800万元);新建防撞墙需投资1900万元(50公里*380元/米=1900万元);安装钢护栏需投资2800万元(80公里*350元/米=2800万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投入不足、养护质量不高、安保工程严重滞后等问题直接影响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

  (一)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现行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是属补助性资金,当地乡、镇、村还需筹集拼盘资金,而在我县205个行政村中占95%的村无村级经济,因此,要依靠乡村筹资用于公路的日常养护就显得后继乏力、力不从心。其次水毁经费无着落。自然灾害是不可预见的,暴雨过后塌方的清理,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但没有资金来源。

  (二)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受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作为“通达”“通畅”工程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弱的缺陷。我县已完成的“通达”“通畅”公路其等级基本只达到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在现有通车里程中,占85%的公路边沟、挡墙、桥涵等防护工程没有配套,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滑坡、沉陷、路基冲毁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同时,实施“通畅”工程受资金限制,基本上都是利用老路,随弯就坡,没有资金对路基进行改造,水泥路面宽度大都在3.5米左右,路面狭窄,形成了高级路面的等外路,给车辆会车带来很大困难,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三)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难。目前从县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工程技术力量和养护管理力量,只能基本应付主要县乡道路,而无力再来兼顾村级公路的管理工作,因为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高度分散,公路巡查和日常管理的难度大。同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难以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

  (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严重滞后。在设计上,受投资、地段、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村公路弯多、弯急、坡陡、路窄,存在事故隐患,现大部分乡村公路无安保设施,且水沟、涵洞没有规范配套,尤其是安保设施严重缺乏,如警示标志、减速带、防撞墙、防护墩、钢护栏等,更谈不上漆划交通标线,渠化交通流量,在一些窄路、高坡段,只能满足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和小型车辆通行,因此,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状况令人堪忧,公路安保设施亟待实施。

  三、主要思路及对策

  (一)养护管理方面

  为了使农村公路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我们认为当前应尽快落实以下措施:

  一是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管养责任。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部颁布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县境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来保障农村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村公路的发展一直是交通主管部门负主要责任,而农民常抱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随着“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出资出力,成了建设主力军。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进一步强化乡镇公路港航服务中心的管理职能。由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进一步强化养护管理,切实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要进一步强化乡镇公路港航服务中心对农村公路养、建、管的职能,切实搞好路产路权的维护与管理,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建筑红线及五杆埋设(电力、电信、广电、移动、联通),组织、协调、指导群众把农村公路养护好、管理好。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衔接县与乡、乡与村的联系,协助县级交通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二是进一步拓宽渠道,广筹建养资金。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尤其是村级公路,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由固定的、充足的资金投入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上级公路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对策,目前每公里的养护经费也仅仅是补助经费,不能满足日常养护生产的需要。因此,要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问题,必须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如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在乡镇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设立专用账户,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然后根据各线的养护质量考核成绩按期计量支付。

  三是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力求措施到位。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要有与之配套的奖励机制,逐级签订养护责任合同(公路管理机构与乡镇、乡镇与村),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乡镇公路港航服务中心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励机制予以兑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

  四是进一步充实养建队伍,确保安全畅通。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所以它要求养护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农村公路又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的特点,在养护作业上又是“单兵作战”,因此,在选择养护队伍时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独挡一面的养护能手。为了提高养护工的养护作业操作技能,提高养护质量,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应对养护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处理公路各类病害的技术技能,通过日常的全面养护,来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同时要发挥乡镇公路港航服务中心人员的路政管理职能,协助县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维护路产路权,为农村公路养护保驾护航,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二)安保设施建设方面

  一是党委、政府重视,不断完善机制。应将农村道路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党委、政府要注重农村道路建设,统筹安排,筹集资金,加大投入,进一步明确农村道路建设及保养的工作职能,落实专项经费,对现有技术标准低的道路,加大整改力度,农村道路的投资建设和改扩建,对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以及急弯道、陡坡、临崖、临水库和临河地段要优先考虑整改,设立安全防护墩或者防护墙及警示牌,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遂步完善交通标志,增设安全防护设施。同时,将其纳入乡镇及村委的道路交通安全考核范畴,以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善、有效。

  二是坚持整体推进,科学组织实施。安全保障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实施难度较大,必须依靠政府,部门联动,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科学组织,扎实推进。必须强化责任,既要加强工作领导,又要加强技术指导,使工程建设在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实施。必须讲究方法,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先试点后铺开,通过典型带动,指导面上工作;坚持先设计后施工,按照安全、环保、经济、实用的总体要求,充分论证设计方案,确保工程实施效果;坚持统筹规划,抓重点带一般,优先“危桥险路”,整治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连续下坡、路侧险要等行车安全隐患路段。必须落实物质保障,努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确保工程建设所需资金。

  三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技术措施。安保工程的核心是保护生命,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所以我们应认真分析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然后决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措施和手段。不同路段、不同区间事故发生的概率不一样,事故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逐段分析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从而合理确定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应当采取何种类别的防护措施。

  四是优化工程设计,注重环境保护。安保工程实施路段一般位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工程建设一定要体现经济实用和美观环保的原则,与自然景观相协调。防护要适当,但不能过度,应结合地形特点,灵活多变;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要突出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中,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建设经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环境和景观的破坏。

  五是坚持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在确定防护设施的型式、位置和长度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经济的可承受力,环境的可承受力,社会对事故的承受力,坚持“主动引导、突出重点、适度防护”的原则。主动引导,就是要通过警示、限速、诱导等措施,引导车辆安全通过易发生行车事故路段;突出重点,就是针对每一个路段,具体分析存在的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缺陷以及危害程度,找准主要矛盾加以处治,避免设施过多过密对景观和行车带来不利影响;适度防护,就是要选择适当的防护型式和防护类别,既要避免防护不足造成人员伤害,又要避免设防过度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景观破坏。

  六是搞好跟踪调查,注重后续评价。“设施损坏情况”、“交通事故起数”和“交通事故死亡率”等指标,是评价安保工程实施效果的量化指标。交通部门注意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掌握安保工程实施前后交通事故数据变化情况,以便对工程实施效果做出客观评价,为进一步做好安何工作积累经验。

相关推荐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