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蛇欲吞象
成语发音:
shé yù tūn xiàng
成语繁体:
虵慾吞象
常用程度:
一般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出处: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例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美恶不称,谓之狗尾续貂;贪图不足,谓之蛇欲吞象。”